人教八年级上5.1透镜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中央薄,边缘厚
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2. 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3.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
A.只有b
B.只有a、b、c、d
C.只有a、b
D.a、b、c、d、e均可
4.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若凸透镜靠近白纸,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
B.光斑一直变小,亮度越来越暗
C.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
D.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亮
5.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6.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光通过透镜后再发电。该透镜是一个( )
A.凹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凸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7.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C.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应用子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8.小王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纸片稍微远离凸透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9.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如图),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 )
A.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B.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C.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D.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10.要使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发生图示的偏折,可供选用的元件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能达成该目标的所有光学元件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1.透镜分为 和 ,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12.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其原因是水珠相当于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如果叶片恰好在它的 上,这一点的温度很高,将把组织细胞烧死,从而出现焦叶。
13.如图所示,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F,则F点称之为该凸透镜的_____;若①、②两条光线分别向上、下平移一段距离(仍射到凸透镜上),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F将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原位置不变”)。
14.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纸片得到最小最亮的光点,测得光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5cm。该光点是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形成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是 透镜。
15.在一个空的透明饮料瓶(瓶身呈圆柱状)内封闭一支铅笔将瓶子横着按入面盆里的水面下,人眼从水面上观察瓶中的铅笔会发现铅笔 (变粗/变细/不变)这是因为瓶子周围的水相当于 镜。
三、作题图
16.如图所示,请补充光线使光路完整。
17.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和通过凸透镜的光心O,另一条是通过2倍焦距点的折射光线。请你在图中作出相应的两条折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
18.如图所示,A、B是发光点S发出光线,请你画出A、B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19.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人教八年级上5.1透镜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中央薄,边缘厚
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答案】D
2. 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答案】B
3.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
A.只有b
B.只有a、b、c、d
C.只有a、b
D.a、b、c、d、e均可
【答案】A
4.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若凸透镜靠近白纸,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
B.光斑一直变小,亮度越来越暗
C.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
D.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亮
【答案】C
5.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答案】A
6.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光通过透镜后再发电。该透镜是一个( )
A.凹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凸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答案】D
7.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C.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应用子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答案】A
8.小王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纸片稍微远离凸透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答案】A
9.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如图),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 )
A.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B.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C.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D.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答案】C
10.要使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发生图示的偏折,可供选用的元件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能达成该目标的所有光学元件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二、填空题
11.透镜分为 和 ,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凸透镜;凹透镜;会聚;发散。
12.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其原因是水珠相当于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如果叶片恰好在它的 上,这一点的温度很高,将把组织细胞烧死,从而出现焦叶。
【答案】凸透;会聚;焦点。
13.如图所示,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F,则F点称之为该凸透镜的_____;若①、②两条光线分别向上、下平移一段距离(仍射到凸透镜上),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F将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原位置不变”)。
【答案】焦点 保持原位置不变
14.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纸片得到最小最亮的光点,测得光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5cm。该光点是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形成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是 透镜。
【答案】会聚;5;凹。
15.在一个空的透明饮料瓶(瓶身呈圆柱状)内封闭一支铅笔将瓶子横着按入面盆里的水面下,人眼从水面上观察瓶中的铅笔会发现铅笔 (变粗/变细/不变)这是因为瓶子周围的水相当于 镜。
【答案】变细;凹透。
三、作题图
16.如图所示,请补充光线使光路完整。
【答案】
17.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和通过凸透镜的光心O,另一条是通过2倍焦距点的折射光线。请你在图中作出相应的两条折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
18.如图所示,A、B是发光点S发出光线,请你画出A、B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答案】
19.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