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血红色沉淀
2.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3+>Cl2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Fe2+被氧化为Fe3+
3.(2011·东莞高一期末)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4.(2011·曲阜师大附中测试)有NaCl、MgCl2、FeCl2、FeCl3和AlCl3五种溶液,如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将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盐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AgNO3溶液
5.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 不含有Mg2+
6.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70% B.52.4%
C.47.6% D.30%
7.Fe、FeO、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
A.11.2 g B.5.6 g
C.2.8 g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8.(10分)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E为__________,F为__________.
(2)写出⑧的化学方程式,④、⑤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分)根据下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按下图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B试管中的现象.
操作1: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2:打开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管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分)某学生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E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F(H2SO4) ,F与A反应生成E、G.
③依据下表中信息填空:
纯A(单质)
B溶液
C固体
D固体
G溶液
颜色
银白色
黄色
红褐色
红棕色
浅绿色
(1)请写出E、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及的反应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1分)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某班同学在学习铁的知识时,有下列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CuO在高温下可分解为Cu2O和O2;Fe2O3在高温下可分解为FeO和O2吗?
(1)对于问题1,同学们上网查找,有两种解释:
A.因为在铁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①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
②若有一黑色粉末,如何鉴别是铁粉,还是Fe3O4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一黑色粉末,为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如何证明其中有Fe3O4(只要求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问题2,同学们准备实验探究,他们设想了两种方法:
A.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颜色是否变化.
B.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①实验中应将Fe2O3放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②方法A中,如果高温灼烧后颜色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说明Fe2O3确实发生了变化.能说明生成的一定为FeO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法B中,如果发生了预期的反应,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应为________,但是,实验结果固体灼烧前后质量比为30∶29,则高温灼烧后生成物是________.
④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选D Fe(SCN)3是血红色溶液.
2.选B 溶液中的Fe2+与加入的新制氯水发生如下反应:2Fe2++Cl2===2Fe3++2Cl-,故氧化性:Fe3+<Cl2;能使含Fe3+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CN-;原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说明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3.选C 根据反应2Fe3++Fe===3Fe2+,2Fe3++Cu===2Fe2++Cu2+,Fe+Cu2+===Fe2++Cu,因为剩余固体,所以固体中应含有Cu,溶液中一定不含Fe3+,一定含有Fe2+,据此现象Cu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4.选B 盐酸加入上述五种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AgNO3溶液加入上述五种溶液中,均生成白色沉淀,故A、D两项不可选.NaOH溶液加入上述五种溶液中,现象依次为无明显现象,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且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生成红褐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故可以鉴别,B项正确.氨水加入MgCl2和AlCl3溶液中,均生成白色沉淀,C项不可选.
5.选C A.加入KSCN后呈红色,说明含Fe3+,但不能说明是否含有Fe2+.B.通Cl2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所得的溶液中含Fe3+,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无法判断,所以原溶液中是否含Fe2+也不能判断.C.加NaOH得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D.当溶液中含有Fe2+和其他能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时,同样会出现上述现象,因为Fe(OH)2转变成Fe(OH)3时,颜色很容易掩盖其他白色沉淀的现象.
6.选A 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生成了Al3+和Fe2+,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转化为AlO,留在溶液中;Fe2+生成了Fe(OH)2沉淀,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Fe(OH)2被氧化为Fe(OH)3,并分解生成红色粉末Fe2O3,铁在反应过程中是守恒的,Fe2O3中氧的含量等于合金中铝的含量:Fe%=×100%=70%.
7.选C 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2溶液,n(Fe)=n(Fe2+)=n(Cl-)=×0.1 L×1 mol/L=0.05 mol, m(Fe)=2.8 g.
8.解析:从最初条件看,框图很模糊,不能直接得出结论,但找到“突破口”——“红褐色固体F”,就可迅速得出F是Fe(OH)3.从而得到A为Fe,“黑色晶体”B为Fe3O4,继而推出C为FeCl2,D为FeCl3,E为Fe(OH)2.
答案:(1)Fe Fe3O4 FeCl2 FeCl3 Fe(OH)2 Fe(OH)3
(2)4Fe(OH)2+O2+2H2O===4Fe(OH)3,
2Fe2++Cl2===2Fe3++2Cl-,
Fe+2Fe3+===3Fe2+
9.解析:当夹紧a时,A试管便成了一个封闭体系,产生的H2使A试管内压强增大,将生成的FeSO4溶液压入B中,从而发生反应生成Fe(OH) 2,而NaOH溶液中的O2可将Fe(OH)2迅速氧化,最后转变成Fe(OH)3,所以看到白色沉淀的时间很短.当用操作2时,产生的H2首先通过导气管通入到B中的NaOH溶液中,将其中的O2赶走,再夹紧a时,FeSO4溶液被压入B中,此时反应所产生的Fe(OH)2在一段时间内不变色.
答案:操作1:先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然后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操作2:打开止水夹时,溶液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夹紧夹子后出现白色沉淀,短时间内沉淀不变色Fe2++2OH-===Fe(OH)2↓
10.解析:本题以框图推断的形式综合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从“E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这一明显的突破口可知E为H2,又因A、B、C、D、G中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同时联系表中所提供的A、B、C、D、G的颜色和状态,从颜色特征上可以肯定它们均含铁元素.至此可推出A为Fe,B中含Fe3+,G中含Fe2+,C是Fe(OH3),D为Fe2O3,由B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B中含Cl-,故B为FeCl3.最后按题目要求写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1)H2 Fe2O3
(2)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3)4H2+Fe3O4高温,F3Fe+4H2O Fe(OH)3Fe2O3+3H2O
(4)2Fe3++SO2+2H2O===2Fe2++SO+4H+
11.解析:(1)①因为铁的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故称为黑色金属,A说法正确.②对于铁粉和Fe3O4粉末,可根据前者是活泼金属,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气泡来鉴别.③证明黑色粉末中有Fe3O4,可利用H2或CO还原的办法.
(2)①加热固体应放在坩埚中进行.②方法A中,若高温灼烧后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说明Fe2O3(红棕色)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一定生成FeO,因为生成的也可能是黑色的Fe3O4.③若Fe2O3分解生成FeO,则据铁原子守恒得出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为=,若分解生成Fe3O4,则据铁原子守恒得出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为=.④比较A、B两种方法可看出方法B更严密,此法涉及了定量的计算,而方法A仅定性地从颜色来观察,不严密.
答案:(1)①A
②取黑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原黑色粉末为铁,若无气泡产生则原黑色粉末为Fe3O4
③用干燥的氢气与黑色粉末加热反应,用无水硫酸铜检测是否有水产生(或用纯净的一氧化碳与黑色粉末加热反应,用澄清石灰水检测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①坩埚 ②红棕色 黑色 不能 也可能为Fe3O4
③10∶9 Fe3O4 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