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6 15:07:42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
黄埔军校时间:
领导人:
作用:高潮:北伐战争目的:
开始时间:
对象:
主战场:
主战役:
配合北伐:失败两次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时间:
性质:
宁汉合流:课前预习 黄埔军校的创建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第三学习主题 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前提和发展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彻底失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2008年中国国民党人士马英九竞选成功,中国国民党再度成为台湾地区执政党。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为马英九。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确立新“三民主义”:即三大政策,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黄埔军校的创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总理:
孙中山校长:
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党代表:
廖仲恺校领导1924年6月黄埔军校在广州创办。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作用)国共合作和军校创办为北伐创造了条件北伐战争目 的:
开始时间:
对 象:
推翻军阀,
统一全国1926.7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z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叶挺
1896.9.10~1946.4.8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主要战役:汀泗桥、 贺胜桥战役冯玉祥在绥远(今内蒙古)
五原誓师大会上(1926.9.17)冯玉祥
1882.11.6~1948.9.1
北洋直系军阀  在北伐的影响下,北洋军阀内部分化,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联军总司令
冯玉祥革命失败 两次政变及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的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组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8~1949.4.2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A.政治上反共反人民
B.经济上形成官僚资本1927年9月,蒋(南京)、汪(武汉)政府合并,称“宁汉合流”A.战争的正义性北伐战争取胜原因是什么?B.国共两党紧密合作C.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的配合D.广大官兵浴血奋战E.作战方针正确 评价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国的统治,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