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8课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8课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6 15: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8课 辛亥革命请根据这几幅图概述19世纪
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一、背景1、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悬于一线,使那时的爱国者产生一种特别急迫的心情。
2、清政府是一个媚外、专制、独裁的政府。拒绝一切根本改革,使任何温和的办法都不可能得到结果。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义和团失败了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酝酿—历史背景 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局面。为了拯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兴起与发展1.创建兴中会(1894)
2.组织同盟会(1905)背景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创办兴中会时间:地点:性质:奋斗目标:1894年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兴中会成立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日知会文学会兴中会总会背景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建立同盟会时间:地点:性质:革命纲领:1905年8月日本东京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及其机关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前提用革命手段推翻
清政府统治 推翻封建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核心二、兴起与发展1.创建兴中会(1894)
2.组织同盟会(1905)
3.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4.发动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背景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墓“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吾党菁华,
付之一炬。”
孙中山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国人对革命党人的态度的变化终于……
三、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楚望台军械库清督署驻地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颁发的
武昌起义纪念章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1911.10.10.)浮雕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四、高潮—中华民国成立时间:
总统:
国都:
纪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南 京改用公历,采用中华民国纪年高潮—中华民国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中华民国国歌中华民国国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袁世凯对革命党人玩弄“打”(攻打武汉)和 “拉”(南北和谈,声称赞成共和)的两手策略;对清皇室武力逼宫,迫清帝退位五、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五、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垂钓于洹水之上,貌似“隐居”,确仍遥控着北洋军清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各抒己见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根本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直接目标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它推翻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局限性: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维新派
革命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不能救中国!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是怎样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启示?地主阶级课堂巩固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的爷爷的年龄?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巩固练习1.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 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2.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AD3.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