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3 20: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自主学习
根据学案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勾画要点。(5分钟)
新课探究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材 料: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生参议员。
2.中华民国的建立
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象征着这五族共和。
同时也代表仁、义、礼、智、信五德;
3.影响: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民国纪年 = 公元纪年 - 1911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 + 1911
材 料: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1)根据材料,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革命党人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特权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他们软弱和妥协的一面。
但是在当时条件下,这种和平外交”是一种无奈之举。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894年,清政府改革兵制,派长芦盐运使胡鹬芬在天津以南的新农镇即小站训练新军,取名“定武军”。 1895年改派袁世凯督练,改名“新建陆军”,仿效德国军制和操练,聘请德国人为教官,编为10个营7300人,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所以也称为北洋军。
1901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接任,将北洋军扩编为6个镇(相当于师),从此成为北洋军首领,并在此基础上网罗亲信,扩张势力,迅速形成左右全国局势的强大军事集团。
清政府
任命
军事进攻
玩弄权术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
立宪派旧官僚等
施压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宣统帝下诏退位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时间:
意义:
1912年2月12日
标志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宣统
谁做一个总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度。制约的不仅是袁世凯,而是清除两千年来封建专制之余毒,非一朝一夕所能为,恳请诸位同志勿执着于一职一位的得失,而应致力于创立深入人心的、用法律捍卫之革命制度。
——孙中山
2、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如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以《临时约法》约束袁世凯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清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
袁世凯
就职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4.结果: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员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结合材料分析袁世凯能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强大的封建势力仍然存在并发挥着巨大的反动作用,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材料二:民族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他们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推翻封建主义,这就给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提供了便利条件。
材料三: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
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外因: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内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
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内容:
1912年3月11日
以根本法形式宣告了清王朝君主专制
统治的终结。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有利于各种社会组织的创建,推动了社会风貌的改变,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三权分立,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参议院)
司法权(法院)
民主共和制
分权制衡,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作用: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根本目的:民族、民权、民生。
直接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结束了……,建立了……,所以……;
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任务没有完成,中国……没有改变,所以……。
性质: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局限性
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启示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功绩
课堂小结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当堂检测
完成学案第二部分(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