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 课件(2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冷战 课件(2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4 08: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6课
冷战
自主学习
依据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五分钟,按要求勾画要点
根据材料和图片回答这是什么会议的场景?它召开于什么战争期间?这一时期美苏是什么关系?
材料: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美国
苏联
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5年5月8日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结束:二战的欧洲战争
开始:
冷战发生的原因
材料1 战后美国实力简表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经济 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军事 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空军、海军力量天下第一。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
材料2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材料3
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图
材料4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材料6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材料5 丘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西 班 牙
希 腊
丹麦
英 国
冰岛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他在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体制”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杜鲁门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实质:
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称霸世界。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美国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
目的:
实质:
影响: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称霸世界。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医生”指代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用膏药援救死者》
1、背景: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内容,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
德国分裂
2、导火索
1948年6月,“柏林危机”爆发
3、分裂
(2)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1)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 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4、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1949年5月,美国联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约的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约标志
集体防御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对策?
苏联在冷战中的表现:
军事上:
1955年,成立“华约”
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随着北约 华约的相继成立
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西 班 牙
希 腊
丹麦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南斯拉夫
北约
华约
标志着 格局
的最终形成。
两极
随着北约 华约的相继成立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长达30多年。
美苏争霸
70年代
80年代
5、60年代






思考: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实力
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经济健全的状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帮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解析题
杜鲁门 共产主义
马歇尔计划
(1)材料一中这位总统是谁?极权主义是指什么?
(2)材料二是美国的什么政策?
材料三:美国又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遏止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材料三军事政治集团是什么?
(4)这三段材料说明美国在战后初期采取什么政策?概括这一政策的表现.
冷战政策 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