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练习(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练习(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3 06: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八年级教科版物理复习练习
题型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
C.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D.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2、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题型二、s-t、v-t图像
3、甲、乙两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S一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速度为10m/s,乙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通过路程均为10m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题型三、汽车鸣笛
11、一辆以54km/h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山崖某处鸣笛,经过两秒钟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汽车鸣笛时距离山崖有多远?
题型、声呐
12、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 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 .
题型五、敲钢管听两次声音
13、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在钢中的速度为v钢。写出求钢管长度L的表达式。
14、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题型六、小孔成像
15、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向右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方移动;如果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将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如果小孔变大,它在薄膜上所成的像将 .
题型七、液面升降
16、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由光束发射器发出的光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若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选填“”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答: .(选填“有”或“没有”)
题型八、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1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宇同学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小宇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你帮他选用的透镜是 。
序号 直径 焦距
甲 5cm 30cm
乙 4cm 10cm
选好器材后,他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他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所成的像是 、 的 像。
(2)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口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___为止。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 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___S2。(选填“>”、“=”或“<”)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题型九、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20、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