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
2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
系统
3.一个生态瓶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判断题。
1金鱼藻能给水生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所以我们在鱼
缸里放的金鱼藻越多越好。
(×)
2沙子对金鱼的生活没有任何作用,所以生态瓶里不需
要放沙子。
(×)
3做生态瓶用池塘水是因为池塘水中有多种微生物。
选择题。
1.下列不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C
A.撒哈拉沙漠
B大罗山
C.池塘里的鱼群
2.如图是菲菲制作的生态瓶,它的瓶子是透明的,这是
为了(C)。
A.让瓶内植物能够接受光照
B便于观察
C.以上两者都是
3.设计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
A.置于烈日下暴晒
4.学校里要开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的活动,你认为评价
其设计制作水平好坏的标准应该是(B)。
A.生态瓶的设计是否美观
B.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
C.生态瓶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5如图是路路制作的生态瓶,下列关于制作生态瓶的步
骤正确的是(C)。
A.去盖→铺沙装水→放鱼、虾、田螺→种水草、放浮萍k
B.去盖丶种水草、放浮萍→铺沙装水→放鱼、虾、田螺
C去盖→铺沙装水→种水草、放浮萍→放鱼、虾、田螺
初显水平★★
四、状状同学自己制作了一个生态瓶,请阅读下列制作
方法,回答有关问题。
制作方法
00毫升的透明玻璃瓶,先向里面加入300毫升消过毒的
少量的土壤、石块,然后放入鲜活的金鱼藻
虾,最后封住瓶口,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情况
1这个生态瓶中的非生物有(B
A.小鱼、小虾、金鱼藻
B.土壤、石块、水、空气
C.土壤、石块、水、空气、玻璃瓶
2金鱼藻在该生态瓶的作用是(C
A.储存一定量的空气
B.为鱼虾提供生长环境
C.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3.生态瓶里没有加满水而是留了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
A.储存一定量的空气
B.为鱼虾提供生长环境
C给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1状状想要探究水量的多少对小鱼生
活的影响,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
是(B
A.一个生态瓶也可以做这个实验
B.一个生态瓶里放入一定数量的田
螺,另一个生态瓶里放入相同数量的小鱼
2元元也做了一个生态瓶乙,和状状的生态瓶甲对比发
现,甲瓶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乙瓶的多,可能的
原因是(A)。
A.甲瓶中的水草量太少了,产生的氧气不够小鱼呼吸
B.乙瓶中的小鱼太多,小鱼生活的空间和氧气不足
C.甲瓶中的水温太低,使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变多(共13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我们可以采用对
比实验的方法。
3制订好实验计划后开始实施,我们要坚持每天观察
种子的变化,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均填“观察”或“记录”
判断题。
1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因素不变,其他因素都要改
变
×
2.做对比实验时,每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绿豆种子,这是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因为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上没有泥土的痕迹,所
以绿豆种子发芽时不需要土壤。
(×)
、选择题。
1制订“探究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的实验计划,其
步骤是(B)。
A.建立假设→提出问题→准备材料→确定实验方法→实施实验
B.提出问题→丶建立假设→确定实验方法→丶准备材料→实施实验
C.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准备材料→确定实验方法→实施实验
A.两组保持相同的光照和充足的空气
B.一组种子放在装有土壤的玻璃皿中,另一组种子放
在没有土壤的玻璃皿中
C.有土壤的一组多浇水,没有土壤的一组少浇点水
3如图是状状设计的实验,把两组相同的绿豆种子放在
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种子用
透明杯子罩住,另一组种子用黑色纸杯罩住。这个实
验设计想要研究的问题是(C
A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B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量的水分
C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充足的光照
实验据究★★
四、同学们想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写出了如下实验计划,请回答有关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实
日期
研究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相同的条件
水
相同的绿豆种子2粒
同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两组种子都放在湿润的纸巾
保持常温
持低
1实验计划中,不同的条件是(C)。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2在该实验计划中纸巾的作用是(A
A.保持充足的水分
B清洁绿豆种子
C.擦拭玻璃皿
3.下列最适合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
度”的地点是(B
A.冰箱冷藏室和地下室
B.冰箱冷藏室和常温室内
C.客厅里和房间里
4该实验计划中有一不妥之处,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错误:彖豆种子只有2粒,数量太少
改正:每组的绿豆种子至少3粒
胜任水平★★★
五、阅读资料,并补全下表关于
枯鲁杜鹃种子发芽的实验
计划。
2020年5月,中国科研人员在四川凉山州重新发
现已经被宣布野外灭绝的枯鲁杜鹃(植物),引发了科
学界的关注,改写了枯鲁杜鹃“野外灭绝”的历史。(共15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适里的水分
适宜
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中,需
要改变的条件是空气
二、判断题
1.没有阳光种子照样能正常发芽。
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时,我
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冰箱里的种子永远不能发芽。
(
3全班交流可以让我们对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更全
面的认识。
、选择题。
1.下列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A)
A.土壤
B水分
C.空气
2.为了让绿豆种子得到充足的水分,元元把种子浸泡在
水中,几天后,发现种子的发芽率很低,原因是(B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水的温度太低了
3.在早春播种时,人们往往会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的
土地,如图所示。这样做能促进种子提早出苗,其主
要原因是(A)。
A提高了种子萌发时的温度
B提高了种子萌发时的湿度
C.增强了种子萌发时的光照
置,关于该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A我们可以把一组种
子放在阳光下,一组
种子放在冰箱里
B我们不可以为了节省材料而每组只用1粒种子
C.我们要每天给有光组和无光组定时浇水,保持种子
湿润
组别温度(℃)光线情况空气种子数(粒)水量
甲
25
向阳处
充足
50
足量
乙
向阳处
充足
50
不足
A.水量不足
B温度相差太大
C.违背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探究★★
四、下表是成成探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因素的实验
记录表,请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号不同的条件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有水
10
10
无水
10
10
有空气
10
无空气
090
10
10
4℃
10
25℃
10
10
0
1.分析实验记录表,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有哪些 (至少
写出两条)
①没有水的彖豆种子不能发芽;②没有空气的彖豆种
子也不能发芽。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种子发芽的必需条
件是(B)。
A.阳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C空气、水分、温度、阳光和土壤
G胜
任水平★★★
五、下图是状状所在小组探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因
素的实验过程记录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寸间
天
天
光
变化过程种子膨大
种皮破裂,长出根
长出
有光组
变
种子膨大
种皮破裂,长出朴
长出叶
这个实验是探究(C)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空气
B温度
C.光照(共14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在不同季节里,青蛙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些行
为变化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2每年春季,丹顶鹤会迁往东北地区繁殖,入秋后再飞回
南方越冬,这是一种迁徙行为。
、判断题。
当环境改变了,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迁徙或者冬眠。
)
3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降低和食物的匮(ku)
之
4在寒冷的冬季,动物刨(pao)开雪层寻找食物时容易
受伤,甚至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5.在野外发现冬眠的动物时,我们可以把它带回家。
(
、选择题
冬天到了,梧桐树、柳树靠(A)过冬,蛇、青蛙靠
)过冬
A.落叶
B迁徙
C.冬眠
2羊、兔子等动物随着环境的变化会有换毛的行为,导
致这种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A)。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A.躲避寒冷
B觅(m)食
C.以上都是
4.[原创题]成语“北雁南归”描述了一些鸟类有迁徙的
行为,下图中动物的行为与该行为不同的是
A.生活在一起的麻雀B返乡报春的燕子C结伴远行的大雁
5.下列措施中不能很好地保护动物的是(B)。
A.为丹顶鹤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为了避免动物在冬天找不到食物而饿死,我们应该
到冬天就给它们投食
C.发现迁徙途中“掉队”的小动物时,我们应该主动告
诉有关部门,不能私自干预
乌龟
大雁
北极狼
天鹅
迁徙
换羽
换毛
冬眠
五、动物环保局要招募志愿者,请你根据招募要求判断
哪些动物会在初选阶段被淘汰 为什么
招募要求:凡是需要上夜班、冬眠、冬天举家去南方旅行
的动物,均不能当选。
初选名单:蛇、猫头鹰、狐狸、大雁、狮子、青蛙。
蛇、猫汏鹰、大雁、青蛙在初选阶段会被淘汰。因为蛇、
青蛙在冬天时要冬眠,猫头鹰夜间工作、白天休息,大雁
冬天要飞去南方越冬。
胜任水平★★★
六、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下表罗列了有
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不同行为或特征,请根据表格内
容完成相应的练习。
生物适应环境的
举例说明
行为或特征
青蛙的冬眠是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非洲肺鱼的夏眠
冬眠与夏眠
是对夏季炎热和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青草丛中
保护色
的青蛙是草绿色的,泥塘里的青蛙则是黄褐色的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作警
警戒色
戒色。例如部分毒蛇有鲜艳的花纹
有厚厚的脂肪层北极熊有厚厚的脂肪层,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适应寒冷的北极
环境(共18张PPT)
始水平大
填空题。
1.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的。
2.在研究蚯蚓是否喜欢黑暗的环境时,我们要改变的条
件是光照
3经过探究,我们发现蚯蚓喜欢黑喑
潮湿的
环境。
、判断题。
1.蚯蚓惧光,所以它们通常在泥土里面活动。(V)
2.在探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时,不需要考虑
蚯蚓的数量,用一条还是多条都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
结论。
×
3.企鹅体形肥大,脂肪层厚,这是为了能在南极极夜缺
少食物的情况下维持生命。
4狼在冬季时换成长毛,在夏季时换成短毛,说明它们
不能适应夏天的环境。
(×)
5生物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不同
的需求。
选择题。
我们通常能在(B)发现蚯蚓
A.土壤的表面
B.植物的根系周围
C.潮湿有光照的院子角落
2.下雨天我们经常会看到路面上有蚯蚓出现,这是因为
A.土壤里太潮湿了
B.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C.土壤中缺少空气
3.下列不是天鹅(如图所示)适应环境的表现是(B)。
A.生活在湖泊和沼泽地带
B.身体被羽
C蹼(p)大
4.如果在“了解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
中,出现了和猜测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应该(B)。
A.改变实验方案,重新做
B记录下来,再做一次
放弃实验
5.(多选)状状同学在做“蚯蚓喜欢干燥土壤还是湿润
土壤”实验时发现,蚯蚓没有爬向潮湿的土壤里,反而
爬到了干燥的土壤里。聪明的你帮助状状分析其中
的原因可能是(ABC)。
A.土壤放得离蚯蚓太远了,扰乱了蚯蚓的正确判断
B.土壤放得比较少,而且平铺在盒底,这样就不能形
成蚯蚓生活的真实环境,造成蚯蚓判断错误
C.爬向干燥土壤的蚯蚓,只是在土壤表面爬过,并没
有往干燥的土壤里钻,还在不安地继续爬动探寻更
舒适的“家”
实验探究★★
四、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蚯蚓对
光照的选择
1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光
11、
2.实验的方法
(1)找一个(B),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将盒盖的
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A.正方形的盒子
B长方形的盒子
C.短而高的盒子
(2)将捉来的蚯蚓以(B)条作为一组放在盒子内
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
B.10
C.50
(3)盖好盖子,(B)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做好记
录。反复做几次,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A.1
C.30
(4)为了保持蚯蚓的活力,提升实验的准确度,下面
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A.用几天前挖的蚯蚓
B.用刚挖的蚯蚓
准备数量较多的蚯蚓(共14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时,我们要改变的条
件是光照
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
要成分。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氧化碳和
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
出氧气。
判断题。
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条件时,我们需要给各组准备10
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
2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不需要阳
光
)
3绿豆苗生长的基本条件是光照、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4仙人掌的叶子退化,但是它的茎能储藏大量的水分。
5绿豆苗会朝着光照充足的方向生长。
三、选择题
课堂上,菲菲所在的实验小组对“绿豆苗的生长是否
需要阳光”产生了兴趣。接下来,最合理的步骤是
A.设计“实验方法”
B提出“我们的预测
C.确定“研究问题”
2关于在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
观察到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阳光下的绿豆苗的茎又细又长,而且呈白色
B黑暗处的绿豆苗的茎短小粗壮,而且呈红色
3.黄山松有一股无坚不摧、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般生长
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即使种子被风送到花岗岩
的裂缝中去,也能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松的
叶子呈针形是为了适应(A)。
A.寒冷的高山气候
B.千旱的沙漠气候
4.下面的植物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是(C)。
A.杨树
B刺柏
C沙棘(j
实验探究★★
四、设计实验来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研究问题: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预测: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或绿豆苗的生长
不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带排水孔的花盆、绿豆苗、水。
实验步骤:选两盆长势基本相同的绿豆苗,一盆放在
有光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
条件相同
不改变的条件:绿豆苗的数量、水量、温度、空气。
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分组
绿豆苗的总数量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茎呈暗红色,叶片
阳光下的绿豆苗
10
短直而粗壮
呈绿色
茎几乎是白色的,
黑暗处的绿豆苗
10
细长而弯曲
叶片发黄
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卷柏(如图所示)是
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
不足的时候,它的根就会从
土壤中“拔”出来,身体缩卷
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
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
到土里,继续生长
A.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是对环境的适应
B.卷柏的生命力顽强,且抗旱能力强
C.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D卷柏的根从土中只能吸收水分(共16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2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
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判断题。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还
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
多种食物,所以一种生物的灭绝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
生存。
)
3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食肉动物结束。
4.绿豆苗丛中的一条食物链:绿豆苗→蚜虫→瓢虫→麻
雀
5.[易错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述了一条完
整的食物链。
(
选择题。
1.在一条食物链中,生物和生物之间主要是(A)的
关系。
A.吃与被吃
B相互竞争
C.互惠互利
交替相连,构成(B)。
A.食物链
B.食物网
C.食物结
3如图是稻田里的几种生物,由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书写
正确的是(C)
A.小飞蛾→青蛙
飞蛾
蛇→水稻
B青蛙→小飞蛾水稻青蛙
→水稻→蛇
C.水稻→小飞蛾→青蛙→蛇
4.在草原上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人们用网罩
把试验区罩上,但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没有
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这可能是因为(
A.植被被破坏
B.环境污染严重
C.食物链被破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断了,其他生物都会受到影
B没有绿色植物,食肉动物的生存不受影响
C没有阳光,鼹(yan)鼠生活得更好
初显水平★★
四、下图是森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仔细观察并回
答下列问题。
老鹰2
狐
蛙
食虫鸟
草
3在该系统中,狐、蛇和老鹰会捕食鼠,如果鹰在这一系
统中的数量大量增加,那么在短时间内可能导致
A狐、蛇群体中的个体数量增加
B狐、蛇群体会灭绝
C.鼠群体中的个体数量减少
胜任水平★★★
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
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
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虽然这
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也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
富内容。
1.这段话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这句俗语是螳螂捕
婵,黄雀在后
2.下列选项中,影响蝉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是(A
A.阳光
B树
C.螳螂
3.上述材料中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若用食物链
来表示,正确的是(C
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_→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