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上3、短文两篇 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上3、短文两篇 教案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04 12: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3、短文两篇:《蝉》《贝壳》 [] 总授课[]时 数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李守生 调整与思考 []
本课 2 课时 授课者 李守生
执教时间 2010年 9 月 日 授 课 班 级 七<1>班 课 型 新 授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能力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2、对比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法、教具及资源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调整与思考
第二课时(接上节课)2、总结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感情的方法。(1)《蝉》总结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过渡:作者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展示了其感情变化,也道出了文章的主旨先抑后扬往往使文章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曾写过《三千里江山》、《雪浪花》的杨朔,其散文就多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称作杨朔式散文。如在《荔枝蜜》中先表达不喜欢蜜蜂,但后来当他通过老王之口知道,“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对蜜蜂的感情就发生了变化。黑夜,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由此也可见,讴歌生命一类题材的散文往往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从而反映出作者的感情变化。(2)《贝壳》席慕容对贝壳是种怎样的感情?她在表达这种感情的时候是不是像《蝉》的作者小思那样先抑后扬呢?3、短文两篇的总结对比过度:我们发现两篇文章在表达感情上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并且两篇文章所写的对象也不同, 那为什么要把两篇小的文章放到一课中?他们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对比阅读一下,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同:(1)两篇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从身边的小事物,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异:(1)两篇文章虽都是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但是感悟点不同。《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2)写作手法不同。《蝉》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贝壳》直入主题。 总结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七年级语文(上)学科(第一 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调整与思考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语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四)课堂小结: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短文两篇的两位作者也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寻到了人生的感悟,愿每位同学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让生命更有意义,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五)课后题1、如何理解《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这句话的含义?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2、《贝壳》—“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此句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因此用反问句表达自己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的思想感情。3、《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着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六)扩展阅读: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无怨的青春 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 回顾所来径》)(七)感悟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大大小小的事物,但是我们是否留心去观察它呢?是否通过它的表象去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呢?这两篇短文都给我们很好的借鉴。希望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否也像作者一样,据一个身边的小事物,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请写下你的感悟。 短文两篇的两位作者也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寻到了人生的感悟,愿每位同学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让生命更有意义,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这两篇短文都给我们很好的借鉴。希望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 业 能否也像作者一样,据一个身边的小事物,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请写下你的感悟。
板书设计 知知不休的叫声 抑 ↓烦蝉 特殊的生命经历 ↓思考 忘却恼人的聒聒 ↓宽恕 扬
教学感悟
艺术品、宝贝    喜爱 贝壳
脆弱卑微的生命   赞叹
贝壳 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我”自己
   更精致、更仔细、
更加一丝不苟 立志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