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3 21:2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复习练习题
选择题
1. 某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是(  )
A. 元谋人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2.某班的同学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绘制了一张表格。该原始人群是( )
原始人群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 北京人用砍斫器来砍伐树木、敲砸动物骨头,用刮削器来剥去树皮、修整木棒,用尖状器来剔肉、钻孔,用石锥来抠挖骨髓。推测出这些生活细节的主要证据是在北京人遗址( )
A. 出土了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B. 发现了数处很厚的灰烬堆
C. 发掘出大量的打制石器
D. 发现许多烧过的兽骨、树籽
4. 某同学写了一篇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历史短文。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早上,一群男人一起出去寻找猎物和狩猎
B. 上午,他们用粗糙的石器或木棒追赶猎物
C. 中午,雷电交加燃起大火,他们用火烤鹿肉
D. 下午,一群妇女带着孩子们,并用骨针缝衣服
5.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公益广告,片中,袁隆平院士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所在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 B.长江上游 C.黄河中游 D.珠江流域
6. 两位学者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遗址 D. 龙山文化遗址
7.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8.河姆渡、半坡遗址都是处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种植 D.邻近大河,便于生活取水
9. 在远古时代,我国境内就有人类居住。支持这一论点的最有力证据是( )
A. 神话“女娲造人” B. 半坡考古实物
C. 电影《大禹治水》 D. 小说《封神榜》
10. 中国史前时期的远古人类在涿鹿进行交战。其交战的双方是(  )
A. 黄帝、蚩尤部落与炎帝部落
B. 黄帝、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
C. 炎帝、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
D. 黄帝、炎帝部落与大禹部落
11.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
A.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B.发明纺织,制作乐器琴瑟
C.建造宫室,创造文字,制作音律 D.制作陶器,教人们交换物品
12.2020年4月4日,备受瞩目的庚子年清明视频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举行。近300名海内外中华儿女代表齐聚桥山祭祀广场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
A.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C. 黄帝建造了宫室以避寒暑
D. 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13. 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图片反映黄帝杰出贡献最全面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4.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15. 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为“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 公而忘私 B. 勇于创新 C. 严于律己 D. 宽以待人
二、非选择题
16.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图一中的元谋人距今约有多少年的历史?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从图二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哪一远古人类的情况?请从体貌特征、生产工具两个方面谈谈这一远古人类的特点。
【文物中的历史】
图三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图四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当时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 《墨子·尚贤》
材料一记述的是哪场战役?材料二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探究中的历史】
(5)通过以上探究可知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来。
17、“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是人们永恒的理想追求和向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居住图一、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请说明出现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积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治理水患就是改造自然的重要表现之一。请举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水患成功的一例,并说明采取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水患?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一个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
18.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炎黄子孙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新智慧和艰苦斗争,在祖国大地上创造出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图一、图二中你能得出关于北京人的哪些信息?你认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看到祖国境内的这些早期人类遗物,你想到了什么?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图三、图四分别反映的是什么结构的房子?分别属于哪一原始人类?
材料四 轩辕湖畔步石梯,杏子葡萄豆角低。似是先皇勤教化,民风淳朴古风遗。
(5)请根据材料四中的诗句以及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五中祖先的名字及其主要贡献。
答案
1-5CBCDA 6-10BCBBC 11-15CADDB
16、(1)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而半坡人则种植粟。
涿鹿之战。禅让制。
上网查询、阅读书籍等。(符合题意即可)
(1)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的是半坡人,住在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人。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不同。
(2)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或:社会的进步。)
(3)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4)例如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18、(1)图一: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图二:北京人会使用火。化石(或考古发现)。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
(3)人类由居住在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
(4)图三: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原始居民。
图四: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原始居民。
(5)黄帝。他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答出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