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一、单选题
1.小郑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 )
A.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纯碱和稀盐酸 C. 硝酸铵和水 D. 烧碱和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 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3.从一瓶食盐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为b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值( )
A. 大于b B. 小于b C. 等于b D. 无法确定
4.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 2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 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5.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见的溶剂.下列溶液中,以酒精作为溶剂的是( )
A. 医用双氧水 B. 稀氨水 C. 石灰水 D. 碘酒
6.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溶剂前,乙是饱和溶液 B. 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t℃时,甲的溶解度更大 D. 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 t2℃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发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8.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
9.根据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20 40 50 60
溶解度/g NH4Cl 37.2 45.8 50.4 55.2
KNO3 31.6 63.9 85.5 110
A. 2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铵
B. 温度变化对硝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C. 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在某一温度时相同,该溶解度的数值在37.2~45.8之间
D. 50℃时,用两种物质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NH4Cl
二、填空题
10.为预防“禽流感”,某蛋鸡厂每周对鸡舍用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喷洒消毒一次。现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液1500g,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末 g,加水 mL。
11.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 克,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2.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0 2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 水) KNO3 13.3 31.6 63.9 86.0 110.0 169.0 246.0
NaCl 35.7 36.0 36.6 37.0 37.3 38.4 39.8
①20℃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 KNO3________NaCl(填“>”或“=”或“<”)。
②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
③配制 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________g。
④60℃时,50g 水中溶解 43g 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欲使该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可以恒温蒸发水的质量________g(精确到 0.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也可以降温到________℃恰好饱和。
三、综合题
1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t2 ℃时,140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乙物质________g(保留两位小数)。
(3)将t3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乙中含有少量的丙,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_。 若需配制100 g浓度为12%的甲溶液,则需溶剂的质量为________g。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
(2)P点的含义是: ;
(3)在t2℃时,将20gC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1℃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 B(填“>”、“=”或“<”).
15.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10 20 40 60
溶解度(g/100g 水) 20.9 31.6 63.9 110
(1)20℃时,称取 10.0 克硝酸钾固体加入到 40 克水中,用________(写出仪器名称)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上述溶液升温至 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将 6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将溶液 I 降温,开始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温度介于_____℃(选填编号之间。
A.40-60
B.20-40
C.10-20
D.低于 10
(4)为得到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将溶液 II 恒温蒸发 15 克水,请分析该操作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D
8.【答案】 C
9.【答案】 D
二、填空题
10.【答案】 75;1425
11.【答案】 12;12%
12.【答案】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1.8;10.9;50
三、综合题
13.【答案】 (1)37.5
(2)38.18
(3)减小
(4)恒温蒸发溶剂;88
14.【答案】 (1)B
(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饱和
(4)<
15.【答案】 (1)玻璃棒;不饱和
(2)20%
(3)C
(4)不能溶液 II 恒温蒸发 15 克后溶剂质量为 5g,此时最多可溶解 5.5g硝酸钾,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5g
(
第
一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