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展示了经典的艺术作品、大自然中冷色调的风景和生活中冷色调的居室布置图片,使本课的色彩知识更加直观,从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冷色有更广泛的认知,从多角度感受冷色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冷色的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画一幅风景画。色彩的搭配与绘画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知道冷色调所表达的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具:电脑、课件、范图、教学演示材料等
学具: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素描纸、彩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出示冷暖不同的两幅装饰画。
师:冬天到了,老师家里比较冷,想在房间里挂一幅看起来比较暖和的画,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幅吧!
生:选橙色的。
师:为什么不是那幅蓝色的呢?
生:因为它是冷色,暖色会给人温暖的感觉,而冷色会让我们在寒冷的环境让人觉得更冷。
导出课题并板书:色彩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的冷色”。
(二)、探究学习
1.复习冷暖知识
出示色相环,让学生找出暖色,并分析。
师:暖色让你联想到什么?
师:那蓝色让你想到什么?那绿色让你想到什么?紫色呢?
师:像这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安静、清凉、优雅、神秘、寒冷…)
师总结:像这样的颜色我们称之为冷色。
2.了解冷色的相对性
1)钴蓝和湖蓝哪个更冷?
2)草绿与黄绿哪个更冷?
3)总结: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欣赏名家作品
分析凡高的《星月夜》
1)里面有哪些颜色?哪些冷色?有没有暖色?暖色的作用是什么?冷色与暖色谁的面积比较大?这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
2)在一幅作品中,如果大部分的颜色是冷色,我们就把它称作冷色的画。
(三)、教师演示,引导创新
1.教师用简练的手笔创作出冷色的作品。
2.引导学生继续欣赏课本中作品,并提问:作品中有哪些冷色?给你什么感受?
3.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教师辅导。
(四)、讲评并小结
1.在班级内举行小型画展,进行多层次评价。
2.小结:我们生活在缤纷炫丽的色彩世界中,我们要用我们手中的彩笔描绘周围美丽的景象…通过对比感受冷暖色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觉。
(五)、作业设置
以冷色为主创作一幅作品,注意色彩搭配合理、构图饱满。
六、板书设计
3、生活中的冷色
暖色:热情、欢快、温暖…
冷色:沉静、凉爽、神秘…
七、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我从复习三原色、三间色入手,引入并学习色相环(12色轮)的色彩排列由来,并引导学生观察色相环中色彩的明暗、感觉色彩的冷暖,使学生从对色彩的冷暖的认识,再到掌握并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知识这一过程,解决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难点。反之,如果单凭教师空洞地去讲解、简单的操作演示,是很难让学生明白的,说不定还会越来越糊涂,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大量的色彩图片和冷暖色对比图案,充分利用课件及书中的图片、作品等。通过课件及书中的图片、作品对比,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同一画面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觉,而且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进行讲解举例,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颜色来联想不同的物体,辨别是冷色还是暖色,这样比起理论上的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