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2.为了保护环境,我国自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升级最强限塑令,餐饮行业各大商家必须使用纸质吸管等替代餐具。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C.推广电动车,绿色出行 D.废旧电池分类回收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
4.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燃烧匙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硫粉燃烧 B.冰化成水 C.矿石粉碎 D.铜丝弯曲
6.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B.甲醛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7.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①信息科学;②功能材料研制;③地壳运动规律;④设计新程序,开发计算机新功能;⑤物质的运动状态;⑥环境保护;⑦能源开发利用;⑧生命过程探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⑥⑦ C.③④⑥⑦⑧ D.①②⑥⑦⑧
8.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烟花在空中爆炸
D.矿井发生瓦斯爆炸
9.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O2→H2O
B.H2→H2O
C.H2O2→H2
D.CO2→O2
10.小明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1.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1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能导致火灾的原因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3.纳米材料TiO2在光催化作用下,能将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降解成CO2和H2O,提高了室内空气的质量.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4
二、填空题
14.工业生产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微观看,图中四种物质均由___________构成。
(2)从宏观看,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5.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袋内充满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
16.现有六种物质:①熟石灰②活性炭③干冰④氢氧化铝⑤氧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2)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4)支持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___;
(5)能吸附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_。
17.燃放鞭炮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是因为爆竹成分中含有硫磺。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18.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
(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 __________ 另一是 _______
(4)在去年年春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协一号提案花落“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①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B 开采利用煤炭等矿物燃料
C 发展水利和风力发电
D 优化建筑设计,增大太阳光的利用率,减少煤、电、气的使用
②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 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 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9.请用空气的各种成分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1)进行“南澳一号”考古发掘时,潜水员需要携带氧气,氧气的作用是______。
(2)刚拧开碳酸饮料瓶盖的时候,会听到“嘶嘶”的声音,那是_____________气体正在向外冒出,若加热该碳酸饮料会发现有大量气体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
(3)_____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三、简答题
20.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预先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原因是___________。
21.每年的6月15日被定为“世界呼吸日”,旨在促进人类关注呼吸健康,倡导保护环境。请根据空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一般采用工业制氧,其方法是____;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由此制得的氧气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洁净的空气对人类的呼吸非常重要。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天空,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强风能、水能、太阳能的利用②焚烧落叶等垃圾③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④增加绿化面积,植树造林⑤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3)氧气曾被称为“氧气”,对人类生存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些不利,请各举一例进行说明。
①有利的一面_______;②不利的一面_____。
22.该图片反映出什么环境问题:_____;
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答出一点即可)。
四、实验题
23.请你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以选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用C装置收集,发现B中反应剧烈,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的瓶口、瓶中、瓶底均不能复燃,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应该先撤导气管,后熄酒精灯,否则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
(4)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预先在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其相关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其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收集氢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检验氢气纯度时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示氢气不纯。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A
6.C
7.D
8.B
9.C
10.D
11.B
12.B
13.D
14.分子 BD
15.氮气或二氧化碳
16.③ ④ ① ⑤ ②
17.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18.C+O2CO2 CO2+H2O=H2CO3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B B
19.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稀有气体
20.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1.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变化 混合物 ①③④ 供人类、动植物呼吸 钢铁锈蚀造成钢铁浪费
22.温室效应或全球气候变暖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
23. 装置气密性不好 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防止集气瓶炸裂 化合反应 D或E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