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词语辨析]和“呕心沥血”的意思最接近的是( )
A.牵肠挂肚 B.真情实意
C.煞费苦心 D.黯然神伤
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是( )
A.持久 B.恒心 C.经常的,普通的
3.[关联词语]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是一分一秒的时间,我们(就)不能浪费。
B.她(因为)经过了长期严格训练,(所以)在比赛中能脱颖而出。
C.我们(不管)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母校培养我们的老师。
D.下雪啦!(与其)在家里隔窗欣赏,(不如)去外面堆个雪人,打场雪仗!
4.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勤勉 爱好) 不耻下问(耻辱 通“瞎问”)
B.默而识之(记住) 学而不厌(满足)
C.诲人不倦(疲倦) 学如不及(赶不上)
D.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爱好 聪敏)
二、填空题
5.我能先补充词语,还能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如饥似(______) (______)肠挂肚 栩栩如(______) 一(______)半解
如醉如(______) (______)然无味 津津有(______) 浮想联(______)
从小我就喜欢阅读,不识字时,听妈妈讲童话听得(______)。稍大点儿,看漫画看得(_____)。到了三年级,我便(_____)地看起文学名著,虽然有些内容理解得并不彻底,但人物(______)的《水浒传》,常常让我爱不释手。现在,我迷上了阅读外国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常常让我(_____)。如此(_____)地阅读,让我受益匪浅。
6.先解释加点词语,再解释句子的意思。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漫浪:___________。 亦: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急:_____________。 岂: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忆读书》结构
第一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8~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11、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反义词
烦琐——(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
质朴——(_______)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根据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些文章打动着心。(按要求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打动着______________的心。
四、修改病句
10.综合改错。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姿态,阅读是人生最美的阶梯。当我们手捧一本喜爱的书尽享书中精采时,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充分的阅读书籍。让我们送出一本好书,传递一份爱心,打开一扇亮窗,成就一个梦想。尽你我微博之力让偏远地区的小朋友也能和我们一样快乐地读书!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改错。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姿态,阅读是人生最美的阶梯。当我们手捧一本喜爱的书尽享书中精采时,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充分的阅读书籍。让我们送出一本好书,传递一份爱心,打开一扇亮窗,成就一个梦想。尽你我微博之力让偏远地区的小朋友也能和我们一样快乐地读书!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型转换
12.按要求写句子。
(1)我说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照样子,写一写。
例:我紧靠着墙。我蹲下身子。
我紧靠着墙蹲下身子。
(1)妈妈常劝我。我看一些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11岁时。我回到故乡的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把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4.解释下面的词语
倘若:_____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
16.组词。
漆(______) 倘(______) 遍(_____)
膝(______) 淌(______) 骗(_____)
17.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19.你怎样理解,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渴 牵 生 知 痴 索 味 翩 津津有味 如醉如痴 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6.随意 也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看得不仔细,心思和眼睛都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读书,就一定不能记住 要紧,重要 难道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7.总写作者对读书的强烈感受。 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读书的经历,说明了作者热爱读书,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 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分享了多读书的益处。 写作者对广大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
8.简便 索然无味 浮华 融会贯通
9.蔺相如说,秦王现在离他只有五步远。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王同归于尽。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不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大厅里坐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感人肺腑 深深地 读者
10.把“阶梯”和“姿态”调换。 把“采”改为“彩”。 把“充分”改为“充足”。 把“博”改为“薄”。
11.把“阶梯”和“姿态”调换。 把“采”改为“彩”。 把“充分”改为“充足”。 把“博”改为“薄”。
12.我不得不说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难道书籍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吗?
13.(1)妈妈常劝我看一些课外书。
(2)我11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
(3)同学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14.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15.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16. 油漆 倘若 遍地 膝盖 淌水 骗局
17.冬天乃一年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阴雨天。
18.以董遇为榜样,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和工作。
19.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有好坏之分,书也不例外,有优劣之分,我们要选择好的书来读。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