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平均数(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01
02
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03
游戏规则:
1. 不间断跳绳。
2. 单人一次性游戏,失败就退出,数跳的个数。
3. 总数最多的组获胜。
跳绳比赛
可以把每个组所有同学的跳绳的数量相加。
怎样求每个组的跳绳总数?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同学4 总数
第一组 135 98 148 79
第二组 102 100 111 107
个数
组别
学生
下面是四(1)班两个小组几位同学跳绳比赛成绩,请你补充完整。
一组获胜。
460
420
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 为什么
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
不是。
“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平均数呢 怎样求平均数呢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饮料瓶。
你们小队平均每人
收集了多少个?
要想解决这个问
题,我们首先要
知道每人收集了
多少个饮料瓶。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应该怎样想呢?
初步感知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明比小亮多4个,可以给他2个,这样小明和小亮就都是13个了。
应该怎样想呢?
小红比小兰多2个,可以给她1个,这样小红和小兰也都是13个了。
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看出13就是14、12、
11和15这4个数的平均数。
初步感知
小结:
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14+12+11+15)÷4
=52÷4
=13(个)
答:环保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废旧饮料瓶。
可以像下面这样计算。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用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14+12+11+15)÷4
=52÷4
=13(个)
13是这组数的平均数,与这组的其他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同学4 平均数
第一组 135 98 148 79
第二组 102 100 111 107
个数
组别
学生
1、下面是四(1)班两个小组几位同学跳绳比赛成绩,请你补充完整。
115
105
一组获胜。
2、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可能会超160cm,有的队员身高可能不到160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
√
×
怎样比较呢?
3、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100÷4=25(个)
110÷5=22(个)
答:第一小组成绩好些。
25>22
第一小组4人,
一共做了100个。
第二小组5人,
一共做了110个。
通过计算平均
数进行比较。
我算的是第一小
组的平均成绩。
我算的是第二小
组的平均成绩。
4、快乐蛋糕店的草莓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如下图,平均每天卖多少个?
(8+12+11+9+10)÷5=10(个)
用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1)
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01
02
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03
1.在线完成平均数(1)课后作业。
2.算算你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