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列出算式,分析算式的意思,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500
200
328
651
154
357
511
273
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用减法计算,因为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2)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用减法计算,因为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4)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小组讨论并说出你的想法。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用加法算:3+3+3+3 =12
用乘法算:
每份数
份数
总数
因数
因数
积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3
×
4
=
12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 ÷ 3 = 4(瓶)
要求12枝花可以插几瓶,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 ÷ 4 = 3(枝)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 × 4 = 12
12 ÷ 3 = 4
12 ÷ 4 = 3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因数
因数
积
积
因数
因数
积
因数
因数
12 ÷ 3 = 4
12 ÷ 4 = 3
在除法中,已知两数的积叫做被除数,
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所求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被除数
除数
商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19÷6=3……1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______
36
14
504÷36=______
2、下列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2)120支铅笔,每12枝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用乘法计算,因为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用除法计算,因为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蜗牛6小时爬行了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
(4)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用除法计算,因为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用除法计算,因为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17×42=714 714÷17=42
714÷42=17
208×67=13936
13936÷67=208
13936÷208=67
3、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1125÷25=45
1008÷48=21
1125÷45=25
25×45=1125
21×48=1008
1008÷21=48
4、调皮的小猫。
4
28
43
700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在线完成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后作业。
2.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有关乘除法的知识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