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是金钱是财富?
还是无上的权力?
生命是勃发的力量
生命是不屈的抗争
是对命运勇敢的说不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
拼搏与反抗是人类命运永恒的主题
《老人与海》
海明威
老 人 与 海
美 海明威
作者简介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所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
《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乞力马扎罗的雪》等。
1899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医生的家庭,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母亲喜爱文学。
人生经历
19岁那年,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到意大利战场。7月初海明威在战场上为拯救一个意大利士兵而被炮击伤,一个膝盖被打碎,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7块。他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但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 在这次战役中被授予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
二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驾驶着它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
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二战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61年7月2日,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海明威在爱达荷州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人生经历
作品背景
写 作 背 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这条鱼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航途中又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52 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赢得了诸多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1935年,一个古巴渔夫向海明威讲述他捕到的大马林鱼怎样被鲨鱼吃掉的故事。1952年作品问世。从最初素材的取得到小说的出版,历时17年时间,这是一部酝酿已久、精心打造的杰作。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是一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仍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三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栓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船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架。他回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故 事 梗 概
情节梳理
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请阅读全文,梳理概括五次搏斗场景。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数量或规模
使用武器
战况如何
自读深思,整体感知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数量或规模 1
使用武器 渔叉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加拉诺鲨
数量或规模 1 2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数量或规模 1 2 1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绑着刀子的船桨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鲨, 刀子被折断。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数量或规模 1 2 1 2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绑着刀子的船桨 短棍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鲨, 刀子被折断。 两条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加拉诺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鲨鱼
数量或规模 1 2 1 2 一群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绑着刀子的船桨 短棍 短棍、舵柄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鲨, 刀子被折断。 两条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下残骸。
灰鯖鲨
形象分析
老人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小说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五次过招,杀死数鲨,活着归来,老人凭借什么?
1坚强的意志。
2狮性的尊严。
3高贵的自信。
4不败的生命准则 。
5直面未来的勇气。
硬 汉
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
经验丰富、聪明机智、坚强勇敢、
自信乐观、坚韧不拔、永不屈服、永不放弃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之口喊出一个硬汉的宣言:
这句话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更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有人用“现代英雄神话”来概括海明威传奇的一生。他痴迷拳击而永久伤害了一只眼睛;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因为后来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他毅然决然地用心爱的双管猎枪对准了自己的下巴。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和个性。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硬汉形象
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勇敢正直、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能忍受苦难与折磨,表现出一种不怕失败、视死如归的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更是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从而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补充拓展
《太阳照常升起》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在印第安人营地》主人公尼克
《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亨利
《丧钟为谁而鸣》主人公罗伯特·乔丹
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挫折、痛苦和绝境。
海明威其他作品中的硬汉形象
试分析桑地亚哥到底是个失败者,还是个胜利者。
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看两点:一是看结果,他捍卫了什么和失去了什么。那条死鱼,作为他的劳动成果,他确实失去了,以此而论,他是个失败者。在他与敌人(鲨鱼)的搏斗中,他捍卫了作为战斗者的尊严,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二是要看奋斗本身的意义,它是仅限于本身,还是能产生社会意义。如普罗米修斯,因偷天火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崖,但人间从此有了火与光明,他是成功者。老人尽管了死鱼,但他的搏斗产生了一种精神,宁可被消灭,决不能被打败!它成了人类奋斗者的精神典范和力量源泉,所以,桑地亚哥是失去了物质成果的胜利者,是精神上的巨人。
形象总结
普通的渔夫
平凡的老者
成功的失败者
失败的悲情英雄
铁骨铮铮的硬汉
19世纪中期开始,资本主义矛盾加剧,人对自身的信心受挫。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主人公多是一些平凡甚至平庸的普通人,他们有苦恼、有缺陷、有欲望。20世纪初,西方社会经历了空前的精神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更是让人们悲观绝望。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各种畸形人、变态人大量涌现。
在这种整体的文学态势里,发表于1952年的《老人与海》却表现出向英雄与环境抗争主题和传统人类信念回归的倾向,对人的勇气和力量表现出乐观态度,这是十分难得的。它是战后人类疗救战争创伤、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中恢复过来的一剂良药。
时代背景
拓展运用
请你为圣地亚哥写一则颁奖词
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
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
颁奖辞的构成
颁奖辞的特点
言简意赅
高度概括
评价中肯
画龙点睛
语言准确
生动优美
为圣地亚哥写一则颁奖词
1、你,只是深海中一位普通的渔夫;你,只是时代年轮下一位平凡的老者。海浪翻滚,你从不退缩;鲨鱼袭来,你从不畏惧,只因为你守着“人,可以被摧毁,不可以被打败”的信念。
2、当困难来临时,你毫不畏惧——与鲨鱼斗争;当失败降临时,你漠然视之——保持乐观。没有什么可击垮你,没有什么能伤害你,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3、海洋上的愚公,手提鱼叉的战士,灾难与坎坷磨炼了你的性格,坚韧和执着造就了你的不屈。桑提亚哥,你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勇敢,你用行动捍卫了人类灵魂的尊严。
4、你用行动证明了一位老人的自信自尊;你用敢勇诠释了强者的不屈和坚韧;你用坚定的信念给予了我们生活的勇气。最美的赞歌献给你,生的强者——桑提亚哥。
5、如果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无畏,能证明它的人是桑提亚哥;如果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执著,拥有它的人是桑提亚哥;如果世界上有一种人叫英雄,他的名字叫桑提亚哥。美利坚民族不朽的丰碑,全人类精神不朽的丰碑。
6、黑夜的孤独摧不垮你的意志;寒冷的海风扳不倒你的身躯;凶猛的鲨鱼打不败你的傲骨。你的信念,你的毅力,你的勇敢,你的智慧,让你站着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死,死后永世不朽。
7、一个人,一条船,在茫茫大海里,你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一根筋,一身胆,在汹涌的急流中,你坚定得像一座山岳!84天的徒劳,没能徘徊你出海的脚步;3天2夜的搏斗,没能疲惫你生存的斗志;众寡悬殊的较量,你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勇者不惧!面对千头鲨,独守一条鱼,即使结果早已注定,可你依然百折不回;得意不忘形,失意能从容,纵然终究来去空空,但你依然铁骨铮铮!惊涛骇浪里,你是一条硬汉;滚滚红尘中,你是一面旗帜!
1.唤起民族意识觉醒的鲁迅;
2.立志要“升国旗,奏国歌”的铁榔头郎平;
3.与钢琴相爱一生,《梁祝》钢琴部分作曲者、首演者巫漪丽;
4.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5.川航事件机长刘传健、梁鹏、徐瑞辰;
6.叫我们没事不要去武汉,自己去逆行奔赴武汉的钟南山……
寻找打不败的中国硬汉
拼要拼得勇敢
输要输得慷慨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郎 平
精 神 传 承
知其不可而为之
精 神 传 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诗词中打不败的硬汉精神
人物塑造方法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
老人的心理活动
内心独白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的主题的作用
这些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是构成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 析 人 物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黑格尔说过:
人格的伟大和坚强的程度,
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
环境描写
1.第1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环境描写作用]
这里的环境描写用云块的聚散预示气候的变化,暗示着桑地亚哥的处境将变得很严峻,“还要刮一整夜的小风”,则说明老人航海经验十分丰富。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知道自己将面临严峻的处境,这为下文老人遭遇鲨鱼,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硬汉精神”一次次击败鲨鱼的侵犯作了铺垫。
2.第29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特点:昏暗、孤寂、苍凉、阴险,远离人烟,深不可测
作用:暗示桑地亚哥无助的悲凉和所处环境的艰险。
[对应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艺术特色
电报式风格
结构上的单纯性
叙述上的客观性
语言上的简洁性
意境上的含蓄性
冰山原则(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象征寓意
大马林鱼
人生的理想,对超越极限的追求
鲨鱼
成功路上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困难
老人
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精神
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就是人类与自然、与危险困难的抗争。正如小说的主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老人的生活信条。他正视失败,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奋斗精神。他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的进取精神。
象 征 意 义
深入探究—语言之下的深层含义
(一)“它不是一个吃腐烂东西的动物,也不像有些鲨鱼似的,只是一个活的胃口。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如何理解老人对鲨鱼的赞美?“鲨鱼”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二)“他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
——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一)“它不是一个吃腐烂东西的动物,也不像有些鲨鱼似的,只是一个活的胃口。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如何理解老人对鲨鱼的赞美?“鲨鱼”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鲨鱼”——大海中的生物,和老人一样靠捕鱼为生;
又象征着大海(人生)中时刻存在着的厄运凶险
赞美“鲨鱼” ——表现了老人的仁慈;
也表现了老人的幽默、乐观
还表现了老人对大海、对生命的热爱
想得开
探究二.“他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
——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战斗到极致,筋疲力竭
战斗是常态,云淡风轻
战斗到失败,坦然豁达
放得下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形象
拿得起
想得开
放得下
是一种勇气
是一种智慧
是一种胸怀
何谓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
是战斗后的舍弃,是磨难后的超脱。
小 结
主题思想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圣地亚哥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进取和行动,是必然失败面前的不屈不挠的行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所以,海明威为他所钟爱的硬汉们找到了灵魂,这灵魂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与命运作殊死抗争的悲壮与崇高。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海明威用象征性的寓言向我们昭示了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的自我求证意识。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