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林业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林业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4 15:4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林市林业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8个小题,每题4分,共72分)
1.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使用含氯泡腾片[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ClO2)]可有效杀死病毒。下列对于二氧化氯(Cl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lO2属于化合物 B.Cl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ClO2属于盐类 D.ClO2可能与碱溶液反应
2.有两种分散系:①FeCl3溶液;②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散质粒子直径:①>② B.光束照射②时,在垂直光源的方向能看到光亮的“通路”
C.稳定性:①<② D.①属于混合物,②属于纯净物
3.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KClO3 石墨 纯碱(Na2CO3)
B 氧化钠 Fe(OH)3胶体 铜 食盐
C 液氯 二氧化硫 钠 碳酸钙
D CuSO4·5H2O CuCl2 水银 NaHSO4
4.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酸溶液中的H+体现的
B.碱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碱溶液中的OH—体现的
C.不同的碳酸盐溶液中都含有CO32-,故不同碳酸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NH4Cl的水溶液中不含金属阳离子,故NH4Cl不属于盐
5.下述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  )
A.CuCuOCu(OH)2CuCl2 B.MgMgOMg(OH)2MgSO4
C.CCO2H2CO3CaCO3 D.SSO2H2SO4Na2SO4
6.“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如下图所示逃生线路有多种,但有一种线路是完全行不通的,处处为陷阱,即为入口→③→⑤→⑦→⑨→出口,则该线路涉及的物质为 (  )
A.Na2CO3、Fe(OH)3、Zn、Fe2O3 B.SO3、Cu、BaCl2、HCl
C.Zn、Fe(OH)3、KNO3、CuO D.SO3、Cu、NaCl、CuO
7.根据中学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因此它属于电解质
B.实验测定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实验测定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8.下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NaOHNa++OH- B.NaClONa++ClO-
C.H2SO42H++SO42- D.KClO3K++Cl-+3O2-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醋酸溶解水垢(CaCO3): CaCO3+2H+ Ca2++H2O+CO2↑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HCO3 - CO2↑+H2O
C.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 H++OH- H2O
D.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 Fe+Ag+ Fe2++Ag
10.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Cl-、NO3-、K+、Cu2+ B.Na+、OH-、HCO3-、Mg2+
C.Na+、Ca2+、CO32-、Cl- D.OH-、K+、H+、SO42-
11.向某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同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离子组符合上述现象的是 (  )
A.CO32-、SO42- B.CO32-、NO3- C.Cl-、CO32- D.SO42-、OH-
12.某地有甲、乙两个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Fe3+、Na+、Cl-、SO42-、NO3-、OH-,经测定甲厂废水呈强碱性。两厂单独排放时,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果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过滤沉淀后污水就变为无色澄清且只含NaNO3的溶液,污染程度大大降低。下列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来自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D.SO42-和OH-一定来自同一工厂
1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森林着火 B.食醋除水垢 C.食物腐败变质 D.爆竹爆炸
1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反应属于丙区域的是(  )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NaHCO3Na2CO3+H2O+CO2↑
C.3Mg+N2Mg3N2 D.Cl2+2KII2+2KCl
15.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A.1∶2 B.1∶1 C.2∶1 D.4∶1
16.在反应3Cl2+6KOHKClO3+5KCl+3H2O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
C.该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Cl原子个数之比为5∶1
17.氮化铝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
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上述反应中,C为氧化剂,N2为还原剂 D.氮化铝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8.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亚硝酸盐与Fe2+的反应中,亚硝酸盐被氧化
B.维生素C解毒主要利用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维生素C与Fe3+的反应中,Fe3+是氧化剂
二、填空题:
19.(9分)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 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
(2) ①     ;②     ;③     ;④     ;⑤     。
(2)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
②和⑤  。
20.(6分)在如下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
        A     B    C
(1)加水的烧杯为    。
(2)向烧杯C中加适量A中的溶液后,溶液的导电性会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写出C烧杯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
21.(5分)化学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提示:KCl中氯原子来自HCl)。
(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该氧化还原反应中,Cl2既是由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又是由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的,则由化合价升高得到的Cl2和由化合价降低得到的Cl2的质量比为   。
22.(8分)有下列反应: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3)反应②中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    。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 ClO2是由Cl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盐类,A、B项正确,C项错误。类比CO2、SO2等酸性氧化物的组成和性质,推测ClO2也是非金属氧化物,可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D项正确。
2.B [解析]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则分散质粒子直径:①<②,A错误;②中红褐色液体是胶体,光束照射②时,产生丁达尔效应,在垂直光源的方向能看到光亮的“通路”,B正确;溶液的稳定性强于胶体,则稳定性:①>②,C错误;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都是混合物,D错误。
3.A [解析] 氧化钠是纯净物,Fe(OH)3胶体是混合物,B项错误;液氯是液态氯气,属于纯净物,C项错误;CuSO4·5H2O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
4.D [解析] 酸溶液中都含有H+,使其具有酸的通性,如与活泼金属反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等,A正确;碱溶液中都含有OH—,使其具有碱的通性,如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等,B正确;碳酸盐溶液中都含有C,则不同碳酸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与酸反应等,C正确;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N)与酸根离子构成的,故NH4Cl属于铵盐,D错误。
5.C [解析] 铜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但氧化铜与水不反应,不能实现后面的转化,A项错误;同理,B项中氧化镁也不能与水反应,故不能实现最终到硫酸镁的转化,B项错误;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项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D项错误。
6.A [解析] 路线“入口→③→⑤→⑦→⑨→出口”是硫酸“逃生路线”中完全行不通的,说明这些物质均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结合酸的化学通性,硫酸能与活泼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等发生反应。SO3是酸性氧化物,Cu是不活泼金属,HCl是酸,都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KNO3、NaCl均是强酸形成的盐,与硫酸也不发生反应。
7.D [解析] 石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但石墨是非金属单质,电解质或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因此石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其原因是二者分别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电解质(NH3·H2O、H2CO3),新生成的电解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但其本身不能电离,故二者均为非电解质,B项错误;液态HCl以分子形式存在,固体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均不能导电,但二者溶于水时均发生电离而导电,二者都是电解质,C项错误;蔗糖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说明蔗糖不能发生电离,故属于非电解质,D项正确。
8.D [解析] NaOH是碱,溶于水电离产生Na+和OH-,A项正确;NaClO是钠盐,溶于水电离产生Na+和ClO-,B项正确;H2SO4是二元强酸,溶于水电离产生H+和S,C项正确;KClO3是钾盐,溶于水电离产生K+和Cl,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D项错误。
9.B [解析] A错误,醋酸是弱酸,要用化学式表示,正确的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B正确,小苏打是NaHCO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发生反应:HC+H+CO2↑+H2O;C错误,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要用化学式表示,正确的应为Mg(OH)2+2H+Mg2++2H2O;D错误,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应为Fe+2Ag+Fe2++2Ag。
10.A [解析] Cl-、N、K+、Cu2+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OH-和HC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OH-和Mg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a2+和C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OH-和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11.A [解析] 某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生成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则未溶解的沉淀是BaSO4,该溶液中含有S;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CO2,该溶液中含有C,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
12.D [解析] 两个工厂分别单独排放时,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说明两个工厂废水中均含多种污染性物质。测定甲厂废水呈强碱性,则甲厂废水含有OH-,由于Ag+与Cl-、S、OH-均反应产生沉淀,含Ag+废水必定含有N,不含有Cl-、S、OH-,从而推知,甲厂废水含Cl-、S、OH-,乙厂废水含有Ag+、N。由于Ba2+与S生成BaSO4沉淀,Fe3+与OH-产生Fe(OH)3沉淀,则甲厂废水不含Ba2+、Fe3+,据溶液呈电中性推测,甲厂废水必定含有Na+,综上所述,甲厂废水含有Cl-、S、OH-、Na+,乙厂废水含有Ag+、N、Ba2+、Fe3+。
13.B [解析] 森林着火时,木材燃烧生成CO2和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选;食醋的有效成分是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去除水垢发生反应: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选;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是食物中的成分被空气中O2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选;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S、KNO3和木炭,爆竹爆炸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2S、CO2和N2,D项不选。
14.A [解析] 由图可知,丙区域中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A项,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正确;B项,属于分解反应,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属于化合反应,且有单质参加反应,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项,属于置换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15.C [解析] 该反应中,Mn元素由+4价降低到+2价,MnO2被还原;部分Cl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部分HCl被氧化,则被氧化的Cl原子与被还原的Mn原子个数之比为2∶1,故C正确。
16.D [解析] 由3Cl2+6KOHKClO3+5KCl+3H2O可知,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5价(被氧化),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C说法正确,被氧化与被还原的Cl原子个数之比为1∶5,D项说法错误;KCl是Cl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故为还原产物,KClO3是Cl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故为氧化产物,B说法正确。
17.B [解析] Al和O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则Al2O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项错误,B项正确;C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N元素由0价降低到-3价,则C是还原剂,N2是氧化剂,C项错误;AlN是还原产物,D项错误。
18.A [解析] 亚硝酸盐可将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则亚硝酸盐作氧化剂,被还原,A错误;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即将Fe3+还原为Fe2+,则维生素C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B、C均正确;维生素C与Fe3+的反应中,Fe3+被还原为Fe2+,则Fe3+是氧化剂,D正确。
19.(1)Fe H2SO4 CO2 Ca(OH)2 Na2CO3
(2)Fe+H2SO4FeSO4+H2↑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解析] 根据单质①能和酸②发生化学反应,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质即为铁,而酸只有稀硫酸,则氢氧化物④应为氢氧化钙[Ca(OH)2],氧化物③为酸性氧化物CO2,⑤属于盐且它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Ca(OH)2反应,则⑤应为Na2CO3。
20.(1)B (2)减弱 (3)Ba(OH)2Ba2++2OH-
[解析] 三个烧杯中只有B中没有发生电解质的电离,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当加水时,KCl发生电离而导电;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S与Ba2+生成BaSO4沉淀,H+与OH-生成H2O,从而使溶液中离子减少,导电能力减弱。
21 (1) (2)5∶1
22.(1)KMnO4>Cl2>H2SO4 SO2>Cl->Mn2+
(2)98∶73
(3)AB
[解析] (1)由反应①知氧化性Cl2>H2SO4,还原性SO2>Cl-,由反应②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2)在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为H2SO4,还原产物为HCl,其质量之比为98∶73。(3)在反应②中HCl被氧化为Cl2,表现的是还原性,同时还生成了盐和水,表现的是酸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