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宏观概念: 物质(如 水);元素; 组成
微观概念: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练习:
水是由(_______) (组成)
水是由(_________) (构成)
水分子是由(______) (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回顾复习篇:(组内交流)上善若水 第二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水分子的运动尼亚加拉瀑布★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若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分子,日夜不停地数,要3万年才能数完呀!
惊人的数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探究实验: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之后的体积是100mL?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试从微观角度来解释知识应用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将24L的空气装入容积为8L的篮球中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现象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水加热开动脑筋来思考:水加热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增大,你认为该过程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了针筒
的另一端去了?★【资料】
气态: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为3×10-23ml;
液态: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为3×10-23ml;
气体分子总是要充满它们所占据的整个
空间;并在空间里不断运动水的三态变化冰固态的水:水分子_____排列,都在固定位置上____;水液态的水:水分子_____排列,在一定的体积内较________;水蒸气气态的水:水分子_______排列,
水分子_________,
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的向空间扩散。 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有序振动无序自由运动无序自由运动连接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水加热开动脑筋来思考:水加热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增大,你认为该过程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注射器在加热前活塞不动,加热后才逐渐向外移动,为什么?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是间隔与排列方式提供能量线索整理吸收加快增大失去减慢水分子水分子减小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为什么会消失?知识应用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现象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分子间间隔变大(液态→气态)2、水烧开之后盖上锅盖,一会儿后揭开锅盖,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
分子间间隔变小(气态→液态)
生活点击1.李明打乒乓球时不小心把球踩扁了,
回家后放到热水里很快就好了。
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2.敞开放置的食盐水越放越咸,而敞开放置的白酒越放越淡,为什么?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
B. 水分子失去能量时,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 水的状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D. 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2、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 )
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
B. 酒精吸收了体内水分
C. 酒精与皮肤发生了化学变化
D. 酒精从液体变成气体挥发到空气中从人体吸收了热量
3、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棉能吸水DDD动手选小琦在家做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 你能否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其他现象呢?知识应用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水银是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知识迁移原子很小原子在不停
的运动原子间有一
定的间隔知识应用请从微观说明铺铁轨时要留有缝隙的原因是什么?请从微观说明夏天架高压线时应该松点的原因知识应用1、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 分子之间有空隙 ) 2、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醋的酸味会变淡(分子不断地在运动)
3、一滴水大约含有1.67*10的21次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4、碘蒸气,碘的固体颗粒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分子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当水结成冰后,它的结构有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当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时,它的结构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分子。问题与猜想将一针筒内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体积明显变大,猜想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怎样的变化?个数大小间隔排列方式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 (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距离增大 C.分子间距离减小 D.分子改变了 E.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在线测试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蔗糖分子本身 (填“变”或“不变”),只是蔗糖分子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蔗糖分子运动 (填“加快”或“减慢”),因而属于___变化。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用手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2)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得快。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