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一、导入
这首词里,辛弃疾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少年时代不谙世事,没有愁苦,勉强说愁;成年以后,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作者在这首诗里面反复品味着“愁滋味”,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二、文题解说
(找同学给题目断句)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即北固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
怀古:
怀,指心有所感。
古,能触动自己情怀的古迹或是古人古事。
几点共识:
1.“怀古必切时地”(沈德潜《说诗啐语》)
2.怀古诗中,诗人自然要缅怀与古迹相关的某事或某些古人。
3.怀古诗中,诗人会抒发情思。
★怀古诗的终极目的不是怀古,而是观照当下。如感伤个人遭际、揭露时弊、讽喻朝廷。
怀古诗解读思路:
三、整体感知
诗歌大意:
历经千古的江山,(但是)已无处寻找到像孙权那样的人物了。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繁华景象,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却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随时光流逝了。
孙仲谋:孙权,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形成三国鼎峙的局面。
舞榭歌台:意思是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指歌舞场所。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刘裕曾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的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到重创。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却落得北望敌军,仓皇败还。
封狼居胥: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封/狼居胥
我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遥望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扬州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真是不堪回首啊,现在拓跋焘的行宫外乌鸦啄食祭品,百姓在那里祭祀,不知道它过去曾是北魏皇帝的行宫。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路:宋时行政区的名称。
佛狸祠:bì lí cí
诗歌创作背景:
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大权,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
事实上,韩侂胄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在军事上准备并不充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览景有感,写下了本词。
小结:上片赞扬了孙权建立东吴政权,抗击曹魏;刘裕抵抗胡虏,北伐立功。
下片谴责刘义隆冒进误国;感叹现在的百姓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战争岁月。
四、典故的含义及作用
典故一:“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内容:建立吴国。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
作用:表现词人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
典故2:“人道寄奴曾住”
内容: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曾大举北伐。
作用:表达词人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
典故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内容: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仓皇败还。
作用:借鉴历史,劝诫统治者不能草率行事。
典故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内容:曾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后称“佛狸祠”。
作用:表达词人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典故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内容:“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作用: 以廉颇自比,虽以年老仍想为国效力但不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苦闷。
小结:用典的作用
1、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2、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讽刺时事。
五、四处对比体会诗人感情
对比 目的
以古代的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 用以针砭南宋朝廷的萎靡不振
刘裕:气吞万里如虎 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 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四十三年前:烽火扬州路 眼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统治者长期苟且偷安,将人们的民族感情冲淡了。
廉颇遭馋尚有赵王聘问与自己冷落的处境相比 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
作用:使得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
同学们读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辛弃疾的词在气势和情感表达程度上不如苏轼,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辛弃疾把他的情感都隐含在了用典与对比之中。
六、认识“苏辛词”风格上的差异
词坛上关于词派的分法,历来有豪放、婉约之别。我们通常把苏轼和辛弃疾归为豪放一派,后人将苏东坡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我们学完了《念奴娇》和《永遇乐》,同学们思考一下二者在词风上有没有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东坡词旷,稼轩之词豪。”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人生如梦”,人生就是一场梦,不过如此,他的这种旷达是在人生困境中力求自我超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以平常的心态来欣赏人生的风雨阴晴。
辛弃疾生活于宋金对峙时期,祖国分裂,人民颠沛流离。统治者昏庸,不思进取。他怀抱的是英雄情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但从现实来说,他报国无望、壮志难酬,把一腔热血化作篇篇词作,形成了特有的一种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
苏轼有着中年人的超越与达观,辛弃疾则有少年侠气与热血 。
苏轼能在逆流中明哲保身全身而退,辛弃疾却会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地呐喊。
所以说苏轼则潇洒疏朗,旷达豪迈,辛弃疾则慷慨悲歌,激情昂扬。
拓展阅读:
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梁衡《把栏杆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