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项》------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互动游戏中讨论研究出同类项的定义,并通过几个游戏对上述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提高。
二.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同类项概念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1.课前游戏---看谁找的快 规则: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二次单项式与三次单项式 。 2.探究新知(1)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单项式。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例如:-5与215; 9x y与15x y 师:课件演示几个单项式,并要求学生按游戏规则完成课前游戏。 师:要求学生观察找出来的这两个单项式,说出他们的系数和次数:(1)5xy(2)3a b同时思考下列问题:能不能在(1)上添一笔“|”,在(2)上添一笔“―”使(1)、(2)变形为另外的两个单项式。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两对单项式,找出特征。根据学生找的特征引出课题。 师: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让学生练习写出一对同类项。 生:回忆前几节课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游戏。 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说出(1)的系数是5,次数是2;(2)的系数是3,次数是3。 添一笔之后:5xy→ 15xy3a b→ -3a b 生:学生可能会说出字母相同,单项式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一对同类项。 以游戏的形式开始教学,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温故而知新
本节教学反思
我运用启发、诱导、探究的教学方法上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整式的加减》§3.4.1《同
类项》。本完成教学目标并反思如下?
一、课前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使学生理解、掌握同类项的概念。
2、会判断同类项。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4、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感悟、体验归类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判断、
创新精神及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思路?在探索把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的过程中?能对数学概念作出合理的解释?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教学重点?会判断同类项
教学难点?寻找单项式的相同特征??二?合作交流?探求结论
1、学生讨论、观察多项式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
2、学生代表发言??结果可能有多种情况?老师视情况加以引导?
【思考2】被归为同一类的项有哪些特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结、归纳】同类项?1、所含的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
的指数也相同。特别?常数
项都是同类项
总结同类项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讨论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利用投影片,给出的例子、习题节约了书写时间,把多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在学生思考问题中对于符号问题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对符号问题生动化,活泼化,不只是局限于它是数学符号,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教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