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测试
温馨提醒:本卷g=10N/Kg。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2.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正极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比负极快
3.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所受的浮力随液体密度增大而增大
B.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
C.轮船从海里开到河里,浸入水中的体积会变小
D.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4.一个很薄的塑料袋中装满水,挂在弹簧秤上,把塑料袋浸没在水中(不计塑料袋自重)则弹簧秤的示数( )
A.大于塑料袋中的水在空气中的称重
B.小于塑料袋中的水在空气中的称重
C.等于塑料袋中的水在空气中的称重
D.等于零
5.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
A.试管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6.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食盐和细砂 B.水和酒精
C.碘和细沙 D.蔗糖和味精
7.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8.潜水艇是现代军事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一艘潜水艇从河里潜入海里,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潜水艇的重力 B.潜水艇受到的浮力
C.潜水艇的质量 D.潜水艇排开液体的体积
9.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10.小孟在配制食盐水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食盐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实验中10g水最多能溶解4g 食盐
D.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④>③>②>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C E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这种循环能使 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12.下表是硝酸钾在某些温度的溶解度,将60℃时100g24%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入硝酸钾 g;或降低温度到 ℃恰好饱和。
20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100g水)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3.用重20牛的铁桶从井中打水,在桶未露出水面时,匀速提起这桶水所用的力_______20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表为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在编号为①~⑤的溶液中(下列小题均填序号):
⑴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
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15.取一只重力忽略不计小塑料袋,袋内装满水,用细线把袋口扎紧,袋内不留空气,如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8N。将这水袋逐渐浸入水中,通过观察到的 现象,说明水袋所受浮力变大,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一个重为2N的苹果悬浮在水中如图b,受到的浮力为 N;往水中加盐,苹果逐渐浮起,最后漂浮在水面如图c,则漂浮时与悬浮时相比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 _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 _(填字母)
17.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
(1)需要 g氯化钠固体。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右图的 (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 和 仪器(填序号),溶解时 需要用到e和 仪器(填序号)。a.烧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g.蒸发皿。
(2)在粗盐提纯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后,应 ,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18.将玻璃管两端用橡皮膜蒙住,将其放入水中,做成浮力产生原因探究器,如图所示:
(1)甲图中两侧橡皮膜凹进去,且凹陷程度相同。这说明:同一深度处液体对橡皮膜水平方向的压强大小 ,即 压力差(选填“有”或“没有”)。(2)乙图中上、下橡皮膜凹陷程度不同,说明液体对下面橡皮膜向上的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液体对上面橡皮膜向下的压强,即 压力差(选填“有”或“没有”)。
(3)归纳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
四、分析计算题(每空或小题3分,共24分)
19. 第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仁爱自然。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 (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供水”,虽然杭州是江南水乡代表城市之一,但是杭州也缺水。你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 (请写出一点)。“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20.某市遭受了特大暴雨的袭击,全城有如“水漫金山”。图为一名武警战士和几名市民用塑料泡沫块护送一名儿童撤离的场景。假设塑料泡沫块的体积为0.08米3,密度约为0.2×103千克/米3,试计算使用该塑料泡沫块最多能托起质量多大的人(假设人不浸入水中)。
21.小茗同学将2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做如图操作,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往甲杯溶液加入5克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2)若将乙杯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则需加水多少克?
22. 科技小组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他们找来一个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里,如图所示,已知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cm2,总重为0.6N。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再利用适当的方法完成刻度。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放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装置中小石块的作用是
(2)饮料瓶中放上200克物体后,200克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是多少?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ABDDB 6-10 AADC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 陆地淡水
12.59.6 20
13.小于
14.(1)②⑤ (2)④⑤ ③②①
15.弹簧测力计读数逐渐变小 0 2 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6.重力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测量空桶的重力
(2)在 B 步骤中, 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
(3)C
17.(1)10 ① B ② c a (2)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18.(1)相等 没有 (2)大于 有
(3)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四、分析计算题(每空或小题3分,共24分)
19.等于 人均占有量少(水被污染、水浪费严重,合理即可) A D
20.F浮=G人+G胎 ρ水Vg=G人+ρ圈Vg
1×103Kg/m3×0.08m×10/Kg=G人+0.2×103Kg/m3×0.08m×10N/Kg
G人=640N m=G/g= 640N/10N/Kg=64Kg
21.(1)23.8% (2)300g
22.(1)使得浮力秤竖直漂浮于水中
(2) F浮=G=mg=0.2kg×10N/kg=2N
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3kg/m3×10N/kg×50×10-4m2×h=2N
h=0.04m=4c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