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3 20: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天地之间
—宗教壁画
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
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是中国佛教美术的宝库。保存了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上千年的佛教壁画,共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敦煌壁画基本题材
佛本生故事:
佛传故事:
经变故事:
描绘释迦牟尼前生的各种善行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夜半逾城》
依据佛经内容画出的绘画作品
《西方净土变》
佛本生故事画
描绘释迦牟尼前生(人或动物)的各种善行。
北魏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内容、构图、造型、色彩、主题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艺 术 特 点
内容:
构图:
造型:
色彩:
主题:
由两边往中间发展,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几个连续的画面。
采用散点透视,不追求立体空间感。
用线勾勒外形,晕染法表现明暗面。
画中九色鹿清秀挺拔美丽高贵。
以土红涂地,青、绿、黑、白、赭石错染其间,浓丽敦厚的装饰美。
苦修行善,舍己救人,因果报应。
北魏《尸毗王本生—割肉救鸽》
《萨埵那太子本生—舍身饲虎》
主题
气氛
return
佛传故事画
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初唐《夜半逾城》
1、表现了怎样的佛传故事场景?
2、人物装束、作用?
3、气氛?
return
经变画
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的绘画作品。
唐《西方净土变》
内容
构图特点
气氛
亭台楼阁和人物的形象来源
供养人
日常生活场景
藻井图案
飞天
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音译为天歌神,在天界负责奏乐歌舞。紧那罗为天乐神负责散花散香气。后来两者职能混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对比探究敦煌飞天风格的演变
北凉
西魏

对比探究敦煌飞天风格的演变
十六国到北魏 西魏到隋 盛唐(鼎盛)
性别
体态
动态
变革过程
对比探究敦煌飞天风格的演变
十六国到北魏 西魏到隋 盛唐(鼎盛)
性别 男性特征 男性特征 女性特征
体态 粗壮 身体呈“U”形较为直硬 秀骨清像 丰腴
身体呈曲线形较为圆润
动态 厚重朴拙 自由舒展 轻盈舒展、飞动之美
变革过程 异域样式 本土化进程中
本土化、世俗化
飞天的线条变化丰富,线条更具具流动感、舒展感、飘逸感、节奏感。
线条、色彩、形象无一不飞动奔放,“飞”是他们的精神理想,沸腾动荡是那时艺术境界的特征。
唐 反弹琵琶画像
我国宗教壁画的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生动自然博大精深。
希望同学们以今天的学习为突破口,课后能对我国宗教壁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更多地感受到宗教壁画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