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综合复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综合复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3 11:0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综合复习检测题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安全重于泰山”。以下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标志是
A. B. C. D.
3.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4.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5.石油古称“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是可再生能源 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6.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7.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8.下列有关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情景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A 酒精洒在桌上起火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氧气
B 炒菜时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C 楼房着火 用水浇灭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森林着火 开辟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
9.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
10.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减缓温室效应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12.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21年4月7日,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中,钻机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为我国海底“可燃冰“的勘探提供了装备技术支撑。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CH4)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
(1)甲烷由 两种元素组成。
(2)甲烷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条即可)。
(3)除甲烷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 (写一种即可)。
(4)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4、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80℃的热水中。
(1)燃烧的是 (选填“a”、“b”或“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处燃着的物质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温度降低
B.氧气被消耗
C.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2)管口气球的作用是 。
(3)热水的作用是 (填一条)。
15、如图是某种汽车的燃料燃烧过程示意图。
(1)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花塞的作用是 ;
(2)乙醇的含碳量比汽油的低。分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会使尾气中炭黑的排放量 (填“增加”或“减小”),原因是 ;
(3)利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两种空气中常见的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的现象为 。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 。
(4)实验三用仪器①倒扣住三支高度不同燃着的蜡烛,观察到三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从上而下蜡烛依次熄灭的原因为 。
17、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兴趣小组取20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种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1)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2 DABAC DDCAD B C
13、答案:(1)碳、氢;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合理即可);
(3)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4)CH4+2O2CO2+2H2O。
14、答案:(1)a;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4P+5O22P2O5;B;
(2)防止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3)提供热量(或隔绝氧气)。
15、答案:(1)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减小;加入乙醇后的汽油含碳量降低,与相同质量的汽油比,碳的质量少,燃烧时碳消耗氧气的量减少,碳更容易充分燃烧,产生炭黑少;
(3)2CO+2NO2CO2+N2。
16、答案:(1)烧杯;
(2)物质具有可燃性;棉球燃烧;
(3)木屑片;高;
(4)氧气;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常温下的空气小。
17、解:(1)由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
设20g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x=15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2)本实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因为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碳酸钙与稀硫酸的接触,导致不能继续反应,故填:不能,因为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碳酸钙与稀硫酸的接触,导致不能继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