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利用及被污染的状况。
②了解节约水资源的常识。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及当代水资源危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保节约的意识。21·cn·jy·com
【教学重点】
水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探究 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珠峰冰川在退缩
这一切都起因于全球变暖……
以此引入新课
2、探究新知
(1)全球变暖
什么是全球变暖?
中文名称:全球气候变暖
英文名称:global warming
定义:指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变化周期、温室效应等。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么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大气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
大气中温室气体(CO2、CH4、O3、CFC11)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大量长波热辐射线,温室气体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海面上升的原因
全球变暖会引起南、北两极的冰山熔化,这将使低处被淹;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沿海和岛国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www-2-1-cnjy-com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惨遭厄运或被迫转移。2-1-c-n-j-y
3、农作物方面
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来源:21cnj*y.co*m】
4、人体健康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21·世纪*教育网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
(二)水资源危机
淡水在哪里?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灌溉,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被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量比较起来,淡水量真是九牛一毛。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华北平原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 【出处:21教育名师】
土地沙化、河水污染,使山清水秀的景象逐渐消失,孕育生命的江海正在被污染,昔日的小溪正在干涸,海洋污染日趋严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污染严重的河流
赤潮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又称红潮。
海洋受到有机物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为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这是形成赤潮的基本原因。此外,海水受污染后,铁、锰等重金属和有机氮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促使赤潮生物在短时期内大量繁殖,这是赤潮发生的诱因。
赤潮的危害
1、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类的鳃上,它们呼吸困难。
2、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中,消耗了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鱼、贝窒息而死;赤潮生物的死亡,促使细菌大量繁殖,有些细菌能产生有毒物质。www.21-cn-jy.com
3、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如链状膝沟藻生的石房蛤毒素是一种剧烈的神经毒素。21*cnjy*com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三)珍惜每一滴水
水是生命之源!面对严重的缺水、污染问题,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世界水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21教育网
珍贵的水资源 污染严重的河流
徽标代表滴下的一滴水被伸出的手掌接住。将“节水”之意寓于“接水”之中。表达的思想意义是: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每一滴水,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版权所有:21教育】
节约用水的措施
宣传节水的重要性、迫切性,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废污水再利用
加强输水管道检漏工作
推广节水器具
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项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交流与讨论
我们在家庭生活中用水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想想在这些用水环节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方法?21*cnjy*com
可以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
用洗衣水、洗澡水冲厕所
----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全球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4、水资源危机
5、珍惜每一滴水
4、课堂练习:
1、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互相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是吸热过程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2、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在这一天将举办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如图甲是国家节水标志,淡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我们应倍加珍惜,从自我做起。如图乙所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常温(23℃)下以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存在,当所处环境的 发生变化时水存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作业布置:
完成本章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12.5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一、全球变暖
1、什么是全球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二、水资源危机
三、珍惜每一滴水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的教学,使学生明白节水、护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介绍世界水日,同时让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如何去节水、护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5节
2050年喜马拉雅冰川
珠峰冰川在退缩
新课导入
这一切都起因于全球变暖……
新课导入
中文名称:
全球气候变暖
英文名称:
global warming
定义:
指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变化周期、温室效应等。
什么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么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
2、大气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
大气中温室气体(CO2、CH4、O3、CFC11)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大量长波热辐射线,温室气体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http://qingyuan_huanbao.blog./
全球变暖
1、海面上升的原因
全球变暖会引起南、北两极的冰山熔化,这将使低处被淹;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沿海和岛国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惨遭厄运或被迫转移。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农作物方面
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4、人体健康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水资源危机
淡水在哪里?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灌溉,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被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量比较起来,淡水量真是九牛一毛。
水资源危机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华北平原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
水资源危机
污染严重的河流
土地沙化、河水污染,使山清水秀的景象逐渐消失,孕育生命的江海正在被污染,昔日的小溪正在干涸,海洋污染日趋严重。
水资源危机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又称红潮。
海洋受到有机物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为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这是形成赤潮的基本原因。此外,海水受污染后,铁、锰等重金属和有机氮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促使赤潮生物在短时期内大量繁殖,这是赤潮发生的诱因。
水资源危机
赤潮的危害
1、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类的鳃上,它们呼吸困难。
2、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中,消耗了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鱼、贝窒息而死;赤潮生物的死亡,促使细菌大量繁殖,有些细菌能产生有毒物质。
3、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如链状膝沟藻生的石房蛤毒素是一种剧烈的神经毒素。
水资源危机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干涸的水井
土地沙化
水资源危机
水是生命之源!面对严重的缺水、污染问题,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世界水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珍惜每一滴水
珍贵的水资源
污染严重的河流
珍惜每一滴水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节约用水的措施
宣传节水的重要性、迫切性,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废污水再利用
加强输水管道检漏工作
推广节水器具
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项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珍惜每一滴水
我们在家庭生活中用水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想想在这些用水环节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方法?
可以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
用洗衣水、洗澡水冲厕所;
----
交流与讨论
1、什么是全球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4、水资源危机
5、珍惜每一滴水
课堂小结
1、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互相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是吸热过程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大显身手
C
2、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在这一天将举办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如图甲是国家节水标志,淡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我们应倍加珍惜,从自我做起。如图乙所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常温(23℃)下以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存在,当所处环境的 发生变化时水存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大显身手
液态
温度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大显身手
D
完成课后本章练习
作业布置
再 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一、选择题(共7题)
1.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2. 水污染已经是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严格控制水污染。下面关于水资源危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
B.人类不科学地用水导致的水污染
C.太阳照射导致水的大量蒸发
D.能被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3. 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A.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人类活动的用水量增加且水体不断地受到污染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4.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常徳分享了“海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5. 下列水体中,淡水含量最多的是
A.冰川水 B.海洋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6. 关于节约用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节约用水是每个中学生应尽的责任
B.节约用水应从我们身边做起
C.节约用水要尽可能不用水
D.节约用水是全世界达成的共识
7. 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 液态 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淡水资源丰富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二、填空题(共4题)
8. 如下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三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9. 水资源主要指的是 资源。导致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是 和 。
10. 如图直观地展示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该图表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 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 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11.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就是减小输水过程中的 和 ,且与普通地面浇灌相比,喷灌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请你为如图所示的公益广告宣传画配一条标语: 。
三、综合应用题(共1题)
1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下雨时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宁波市首个海绵城市公园——姚江北岸的滨江绿化工程已基本建成.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海绵城市”的所有生物可看作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 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3) “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改造会使图乙所示水循环 、 、 、 四个环节的强弱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增强
B. 减咸弱
C. 增强
D. 不变
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
1. 【答案】C
【解析】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成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珠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B正确;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故C错误;
雪花是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故D正确。
2. 【答案】C
【解析】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不充足,其中可用的淡水量就更少,还不到总水量的 ,且分布又很不均匀,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水被污染都是造成水资源的危机的原因,而水的蒸发是自然现象,不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故选C。
3. 【答案】C
4. 【答案】A
5. 【答案】A
【解析】地球上水的总量为 亿立方千米,但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 ,而且其中的 又属于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不难看出,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淡水含量最多的是冰川,占到全部淡水的 ;海洋水是咸水,故A正确,故BCD错误。
6. 【答案】C
7. 【答案】A
二、填空题(共4题)
8. 【答案】吸收;汽化;液化;凝华
【解析】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的。
9. 【答案】淡水;水质受到污染;人类过量使用
10. 【答案】蒸发(汽化);降水
11. 【答案】渗漏;蒸发;珍惜每一滴水(合理均可)
【解析】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
三、综合应用题(共1题)
12. 【答案】
(1) 群落
(2) 汽化
(3) C
【解析】
(1) 海绵城市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一个群落,群落指的是一片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故应填群落。
(2)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由液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3) “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地面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