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
1.(3分)C (“乡村的空间形态”不同于“村落空间”,后半句偷换概念)
2.(3分)B(A项,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不是前提;后半句的“首要任务”无中生有。C项,“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好村落,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错,前半句应是原则,理解乡村文化内涵才是基础,且前后两句逻辑不清,语序颠倒。D项“传统的乡土生活早已失去了时代价值”错)
3.(3分)A (违反了保护好村落原则)
4.(4分)首先,作者表明了对“乡下人土气”这一“土”字的赞赏态度;继而从“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式”“农业老家的子弟具有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两方面探究因由;接着用“史禄国先生所述”进行举例论证,进一步阐释我们的民族和土地分不开;最后,通过农业和游牧、工业的比较,得出“土气”产生的根本缘由是不流动性。(每点1分,共4分)
5.(4分)①乡村文化建设应突出乡土特色,优化居住空间、景观等;②要尊重乡村内涵,传承并创新生产、生活方式,融入农政思想;③要以农民为主体,提供农民之所需,尊重农民的创造;④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每点1分,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6.(3分)D (A.“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错;B.“仅仅是因为”不正确;C.“对农民工母子生活方式的羨慕”错,是对他们乐观、坚强精神的赞美)
7.(3分)B(“是串联故事的线索”错,“暮鼓”没有贯穿小说始终,只出现在小说结尾部分,起点题作用;“暮鼓”在小说中有双重含义:既是指“会所里引人驻足”的庆典或者某场欢宴的鼓声,更是对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村老母亲奏响的坚强乐观的美好的生命鼓点)
8.(4分)
(1)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有趣地表现出“老头”年老体弱,身体欠佳,写出了外来农民工的艰辛。(手法加分析1分,效果1分,共2分)
(2)借助“拍打拍打”“蹭蹭”“掏出”“递给”这一连串的动作(细节),描写了母子吃胡萝卜的情景,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手法加分析1分,效果1分,共2分)
9.(6分)①“暮鼓”这一意象具有双关义,本指临近结束的鼓奏,在文中却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②“暮鼓”寓指打工的母亲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像父亲一样艰辛劳作的坚韧顽强的品格。③“暮鼓”和暮鼓般的母亲给予“我”心灵的鼓舞,让“我”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顽强奋进的姿态。④“暮鼓”是黑暗中会所的演奏,更象征着虽然迫近黑暗却坚强有力、催人振奋的生命鼓声。(第①点2分,②③④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3分)A(A.介词,用。B.①名词,人;②名词,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C. ①连词,于是、就; ②介词,依据。D.①动词,改任;②副词,再)
11.(3分)D
12.(3分)C(根据原文意思,博士可以做君主的顾问,参与国家政策的实施)
13.(3分)B(原文“李斯子由”是指李斯的儿子李由,这些人是一同向秦王推荐中美的人,一同被召见的是圆田的蔡甲、肥乡的羊爽、内黄的韩音子)
14.(8分)
(1)(4分)他原来姓麦氏,家族破败后,跟随母亲罗氏离开丈夫改嫁至石家,于是假托姓石。(“既破”“去”“适”“冒”各1分)
(2)(4分)(我)过去得以充当心腹,现在却突然不被相信,这就是有了认为我不好的念头,即使或许有时会想起我,他也不会完全相信我了。(“遽”“不善”“虽使时或” “被动句”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15.(3分) D(“暗含皈依佛门以回避世俗烦恼的人生理想”有误,颔联只是表达自己的闲淡情致)
16.(4分)(1)原因:诗人找到了心灵寄托的场所,内心超脱自在。(2分)(2)具体表现:与客宿夜闲话,兴致盎然;(1分)沉浸于饮酒、读书等活动以娱情遣兴。(1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3)烽火扬州路 一片神鸦社鼓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8.(3分)C
19.(3分)D
20.(3分)B
21.(3分)第二自然段通过几组整句的议论,多角度论述了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
强调了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匠人内心的热爱、个人的追求与全情的投入。(2分)连用三个“没有……怎有……”的句式,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赞叹与推崇。(1分)
22.(4分)①这首诗选取“鸟儿”“少年”“葡萄藤”“海浪”四种生命活动的意象,诗人用并列结构将四个画面组合,用一个“弧线”相连,简单的线条勾画出不同的生命运动共同具有的外形之美。(2分)②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具体画面表现抽象的线条美,写出生活、自然、社会都充满了弧线,有优美的,也有曲折的,借此倾注了诗人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
23.(8分)(结合文本相关内容阐述准确得4分,合理联系生活或列举事例得4分)
“家族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是一个事业社群,凡是做事业的社群,纪律是必须维持的,纪律排斥了私情”,从而“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的感情”。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传统社会中结拜兄弟、结拜姐妹的很多,异性间的交往比较少。(4分)现实生活中,男女私情是不被允许的,夫妻关系应为举案齐眉,心灵契合更是佳话,如李清照与赵明诚。了解了这些,就容易明白刚参加工作的通讯员为何在女性面前表现得如此“忸怩”。(4分)
四、作文(60分)
24.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石中美,字信美,是中牟县人。他原来姓麦氏,家族破败后,跟随母亲罗氏离开丈夫改嫁至石家,于是假托姓石。当初中美出生,他父亲根据《连山》替他占ト,卦辞说:从土中诞生,在水中形成,然后在火中变化。坎使他弯曲,坤使他延展,釜使他成热,用嘴使他进入,用腹藏他,美就在里面,四肢都很畅快。能够任用他的人喜爱他把他当心腹,不能任用他的人,为此感到忧伤而把他当心病。众人所说的,没有比这更好的。所以就用它来做名和字。中美年幼的时候,轻率急躁、疏懒散漫,与别人不合,得到他同乡储子的指点,储子就让他和滏水的汤先生交往。他变得成热之后,于是受到陶冶而成人。他为人白皙而修长,性格温顺、敦厚、柔和而有耐心,在石家所有人中名声最好。储子因为在秦国(任职),与司马错、李斯的儿子李由、赵高、阎乐一同向秦王推荐中美,得以和圃田的蔡甲、肥乡的羊奭、内黄的韩音子一同被召见。这个时候,秦王正在阅读文书,太阳偏西而尚未吃饭,看到他们很高兴,说:“你们之前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我这么晚才见到你们 ‘没见到夫君,就像没吃早饭一样饥饿’,说的就是你们啊。”从此以后他们都得以觐见秦王,充当君主的心腹。秦王赐给中美爵位和封地,让他任尚食使,负责随时被召见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中美提出的建议有时也有粗疏,皇帝没有一次不认为十分正确的。中美被赐爵彻侯,皇帝把温、定陶二县封给他做食邑,赐号温陶君。中美被任用之后,只要有所举措,从丞相到下属没有不认为正确的。他为人温柔和顺,正可以来堵住进谗言的小人的嘴。有一天秦王临朝听政,天晚了,心里想到一些事,急忙召见中美,准备虚心听取他的意见。中美没有仔细考虑就禀告秦王,他的说辞刚强正直,秦王连续几天心里不痛快。有个叫单轸的博士对皇帝说:“您这是被他伤着了,应该想办法抑制他,那样就没有祸患了。”单轸趁机向皇帝引荐了自己的弟子巳升、元华,皇帝心里的怒气才渐渐平息,但是从此就疏远了中美,中美不再担任尚食使。中美说:“我担任尚食使,每天自认为尽心尽责,现在我和羊生等人都不能进见,纵使还有被任用的机会,也将会被责难侮辱吧 过去得以充当心腹,现在却突然不被相信,这就是有了认为我不好的念头,即使或许有时会想起我,他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完全相信我了。”于是就称病,以原来的侯爵身份回到府邸。他那些出生在那郡县城郭里的后世子孙,都散居在四方,自称为浑氏、扈氏、索氏、石氏,成为四大家族。
高一语文答案 第3 页 (共3页)高一语文
农耕文明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
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碳等理念十分契含。在理解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宇以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丈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章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位,试图越姐代庖,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
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造,如倡导徳孝文化、弘扬优秀家贝、逦过村规民约彩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
删H州一
现代文阅读(33分)
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則。肀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估、邻里互助、勤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俭持家等传魷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鲒构之申,农家院落及其特定的排列方式
构成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乡村的勢动与消貨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家族、邻里、亲繚关系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廷续的載体。皮之不存,毛将
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
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炅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
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
标的重要途径。以往一些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之所以流于形式或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一个
(摘编自朱启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捉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
个问
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
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禹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园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城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
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关学文化。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
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国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我
匠、刺绣、酸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估仰与心理诉求
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
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
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說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柬缚,现在裉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資于土地
嫁娶的习俗,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杈
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
統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乡村。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
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芊身播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
(摘编自费孝通《乡±中国》
载体。乡村空阿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分
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
往的乡村文化建设,可能存在着认识不足、主客
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截培措施、特殊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
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反映了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镯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
饮食
C.乡村的空间形态不仅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承载着教育功能
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
中国人乡土性延
连远到西伯利亚的中国居民也离不开土地,要在冻土里种庄稼
慣等都是传統文化载体。失去了乡衬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