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超重失重 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第3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举重队获得7金1银的成绩。如图是我国举重运动员吕小军在男子81公斤级决赛中,以刷新奥运纪录获得金牌时抓举向上时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铃在最高点维持不动时,人处于平衡状态
B.杠铃在最高点维持不动时,人处于超重状态
C.杠铃向上推的过程中,手推杆的力大于杆压手的力
D.杠铃向上推的过程中,手推杆的力与杆压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所示,在某次“蹦床”活动中,某小朋友从高处下落至蹦床并反弹至最高点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则该小朋友( )
A.下落过程中脚刚接触蹦床时速度最大
B.下落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从蹦床最低点弹起至刚好离开蹦床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从蹦床最低点弹起至刚好离开蹦床过程中,其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3.“双十一”的快递可以用无人机进行运载。在某次无人机竖直飞行实验中,无人机的质量为M,货物的质量为m,无人机与货物间通过轻绳相连,如图所示。无人机以恒定动力F从地面开始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无人机加速上升过程中( )
A.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B.加速度大小a=F/M﹣g
C.轻绳上的拉力大小T=Fm/M
D.轻绳上的拉力大小T=Fm/(M+m)
4.如图所示,静止电梯中的台秤上放置一个木箱箱内顶部悬挂一根弹簧,弹簧下端系一个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电梯启动时,观察到弹簧缩短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启动前弹簧处于原长
B.启动时电梯向下做加速运动
C.启动时电梯向上做加速运动
D.电梯启动时台秤的示数可能增大
5.2021年7月25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跳板,中国组合施廷懋、王涵以总分326.40分夺得冠军。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a端缓慢地走到b端,跳板逐渐向下弯曲,然后用力蹬板起跳,忽略空气阻力,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走板时,运动员对板的压力不断增大
B.走板时,运动员对板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C.运动员脚离开跳板到上升至最高点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D.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至水面前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6.图甲是莱芜一中尚清华同学站在接有力传感器的板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图中的O点表示他的重心。图乙是传感器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上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900N和300N,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
A.尚清华的重力可由b点读出,为300N
B.尚清华在b到c的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再处于失重状态
C.尚清华在双脚与板不接触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尚清华在b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
7.某实验小组在电梯内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下方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测出的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B.从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3楼
D.电梯可能开始在3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二.多选题(共5小题)
8.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电梯地板上固定了一个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上表面水平,将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观察在电梯运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的变化情况,若某段时间内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根据图线分析可知( )
A.在第1s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第2s内,电梯可能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C.在第3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在第4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9.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距离及其对应的速度大小。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速度﹣位移”图像。若空气阻力和弹性绳的重力可以忽略,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弹性绳原长小于15m
B.当运动员下降10m时,处于超重状态
C.当运动员下降15m时,绳的弹力最大
D.当运动员下降20m时,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10.某中学举行了校秋季运动会,小明同学参加了跳高决赛,他以背越式跳过1.65m的高度拿到了本届校运会的亚军,为班级争了光.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小明脚离地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
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
11.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接触弹簧到速度最大的过程是失重过程
B.从接触弹簧到加速度最大的过程是超重过程
C.从接触弹簧到速度最大的过程加速度越来越大
D.速度达到最大时加速度为零
12.如图所示,物块B套在倾斜杆上,并用轻绳与物块A相连,今使物块B沿杆由点M匀速下滑到N点,运动中连接A、B的轻绳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在下滑过程中,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B.物块A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物块A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物块A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从224m的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降落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打开降落伞,运动员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的速度不得超过5m/s(g=10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下降时,是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并说明原因;
(2)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3)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14.物理课学习超重与失重现象后。某同学回家乘坐电梯时用心体会了一下,发现从电梯上升到静止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的运动过程。每次都是在17层到18层(他住18层)的过程中,有明显减速的感觉。有一天,该同学用手机测出电梯减速时的加速度为0.65m/s2,设该同学的质量为60kg,g=9.8m/2'求,
(1)电梯从17层到18层减速过程中,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
(2)减速过程中,电梯底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小?
(3)电梯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时,电梯底面对他的支持力为零?
15.小杨同学用台秤研究他在电梯中的超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其体重为500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11s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10m/s2。
(1)判断电梯是上升还是下降,并求出小杨在前2s内的加速度a1。
(2)求出在10s~11s内台秤示数F3。
(3)求出电梯运行的总位移X。
16.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了一只弹簧测力计(图中简画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A.在升降机运动的某段时间内,人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0N.取g=10m/s2。
(1)求此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求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
(3)请你判断此时升降机在向上运动还是在向下运动,升降机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
17.有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制动;到地面时刚好停止.已知座舱开始下落的高度为75m,落到离地面30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试求:
(1)座舱下落过程中能到达的最大速度
(2)座舱从开始下落到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3)质量为45kg的游客在减速下落过程中对座舱的压力.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超重失重 专项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A; 2.D; 3.D; 4.B; 5.D; 6.C; 7.C;
二.多选题(共5小题)
8.BD; 9.AD; 10.AC; 11.AD; 12.BC;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3.(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下降时,处于超重状态,原因:此时运动员做竖直向下减速运动,运动员的加速竖直向上,绳上的拉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2)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99m;
(3)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8.6s。
14.(1)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2)减速过程中,电梯底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小为549N;
(3)电梯的加速度为9.8m/s2。
15.(1)电梯在下降,小杨在前2s内的加速度为1m/s2;
(2)在10s~11s内台秤示数为600N;
(3)电梯运行的总位移为19m。
16.(1)升降机加速度的大小为4.0m/s2,方向竖直向下。
(2)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360N。
(3)升降机可能在向上运动,也可能在向下运动。升降机处于失重状态。
17.(1)座舱下落过程中能到达的最大速度为30m/s.
(2)座舱从开始下落到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5s.
(3)质量为45kg的游客在减速下落过程中对座舱的压力大小为1125N,方向:竖直向下。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