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4 21: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3页,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理解平均分。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
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圆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盛大的聚会,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
师:(指名说)宴会上还为小动物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呢,看,都有什么?你知道这些食物分别是给谁准备的吗?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森林聚会的童话故事,通过生动有趣、有动感音乐的动物聚会课件,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
师:宴会开始了,面对这么多诱人的食物,小动物们都馋坏了。看,小熊猫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竹笋呢,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竹笋分给两只熊猫,该怎么分呢?
(1)随意分。
①学生自主分。
(让.学生独立思考。)
师:看来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替竹笋,按你们的想法分一分吧。
②交流分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法给大家说说?
(学生汇报。)
师:你是这样分的,有不同分法吗?
[老师根据学生分法概括板书:(5,1)(4,2)(3,3)。]
③小结分法。
(观察分法,引导学生总结分东西包括每一份不一样多和每一份同样多每份。)
(师板书:不一样多;同样多)
④揭示概念。
师:只有分得同样多才能让每只熊猫都满意!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说给同桌听一听。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熊猫分竹笋,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感悟到分竹笋的方法有好几种,为分几份和怎样分做铺垫。经过老师的引导与提炼,总结出平均分的定义。】
(2)理解平均分。
①尝试平均分。
A.引导根据信息窗提问题。
师:平均每只猴子分几个桃子?刚才同学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熊猫分完了竹笋,小猴子也觉得这种分法非常好,它们也要求平均分。12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子,你能提一个问题吗?(学生说出问题。)
师:你会这样分吗?
B.用学具分一分。
(用12个圆片代替12个桃子摆一摆。)
C.交流汇报分的方法。
(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D.归纳方法。
师:尽管刚才我们的分法不太一样,有的是1个1个分的,有的是3个3个分的,还有的是4个4个分的,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都是一样多的,也就是说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②体验平均分。
A.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根据信息窗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这些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
B.学生动手分。
C.学生交流分法。
D.动态演示,理解平均分。
(教师课件呈现分的过程:先从16个桃子里拿出4个桃子分给第一只小兔,还剩12个;再把12个桃子分给第二只小兔,还剩8个,依此类推,最后剩4个正好分给第四只小兔。)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又设计了这几个环节,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同时,运用自主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3)巩固平均分。
①基本练习:课本62~63页1、2题。
②开放练习:(用学具圆片摆一摆。)
小游戏:12人排队,每排6人,可以排几排?
12人排队,排成4排,平均每排几人?
你还想怎么排?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最基础的平均分问题到最后的开放题,难度渐渐加深,使学生较容易接受。第一个基本练习题是让每名学生动手平均分,加深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第二个开放练习题的目的是灵活应用平均分,同时为下节课学习做铺垫。】
3.概括小结。
让学生谈收获。
4.课外拓展。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平均分,并讲给爸爸妈妈听。
5.板书设计。
森林聚会
(5,1)(4,2)不一样多;
(3,3);公平,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