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12课
鸦 片 战 争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想一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英国)有什么不同?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经
济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政治
军 事清朝的木军舰和竹枪英国的铁管枪支和铁甲舰装备落后船坚炮利军事对外扩张和世界贸易闭关锁国外交思想
解放文化
专制文化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制度落后的自然经济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装备陈旧船坚炮利闭关自守殖民扩张落后衰弱国力强盛思想解放文化专制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想想看虎门销烟广场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想想看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从以下资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两个国家 两个世界
——鸦片战争的背景3、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两场战争 两个思考鸦片战争两场战争鸦片战争1、爆发原因1840年6月——1842年8月3、结果及影响2、时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⑤附件内容: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英人可在通商口
岸租地建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结果:南京条约及附件结果及影响影响:
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
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③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3.6亿人均 0.75便士探究二英国商品难以销售,没有达到立即
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自然经济的抵制材料二:英国下院的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946年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度下降。3、为此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企图通过修约继续扩大中国市场二、两场战争 两个思考鸦片战争两场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领土主权遭破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修约失败1、原因1856年10月——1860年10月4、结果及影响2、时间3、侵略国家英法是主力,美俄是帮凶3、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及影响
◆《天津条约》1858年 ◆《北京条约》1860年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十口通商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①《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政府被迫应对变局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1、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和利益。 2、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清政府权力机构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四) 影响: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的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共侵吞了我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边界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思想等角度分析)(2)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两个思考——战争的反思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思考一: 思考二:
观察右图,并结合史实分析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相 同根本原因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不 同侵略国家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四年侵略区域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危害
和
影响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继 续扩 大比一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课小结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这一阶段列强侵华的最基本特征:武力侵略原因:根本、直接过程结果:《南京条约》影响:政治经济思想原因:根本、直接过程结果:《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影响:1.(2010·海南单科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英法联合侵华,俄国获利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B2.(2009年广东文基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解析:A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A3.(2009年海南历史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解析:B 圆明园被焚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5.(2009年重庆文综19)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解析:B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B4.(2009年全国文综I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B 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B6.(2007年上海历史B7)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解析:D 可卡因可知此事件跟毒品有关,且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是鸦片战争。D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天津 第二次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了解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事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重点分析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的冲击,了解中国在外力冲击下内部的各种反应。本节在这个模块中处于序幕位置。即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从此也开始探索救国的道路。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尤其是历史基础欠缺较大,分析与理解能力一般,学习方法不够灵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虎门销烟的原因;《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经过和后果;洋务运动的发生。
2、德育目标:
(1)通过讲述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2)鸦片战争中,中国处于反侵略的正义方面,清朝的腐败和落后是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向人们提示了“落后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的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能力培养目标:
①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讨论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与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五、教学的难点:
鸦片战争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七、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19世纪以前西方国家的发展情况是如何?
生:当时欧美国家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师:当时的中国是怎么样呢?
生:闭关自守,落后的封建国家。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它们就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更广大的市场。这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中国也就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师:英国人开始时是用什么打开中国市场呢?
生:鸦片,致使中国就展开了鸦片战争。(引入课题)
幻灯显示:鸦片(图片)
师:鸦片对人有什么危害?
生:有害人体健康,消磨人的意志,严重的造成家破人 。
师: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生:扭转贸易逆差。
教师补充说明在鸦片战争前,中英的贸易,中国一直处于出超的地位。
师:鸦片的输入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生:大量白银外流;加剧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74页小字内容,然后指出:鸦片肆虐所产生的巨大危害,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面对这处情况,清政府就如何禁绝鸦片问题产生了不同主张:
幻灯片显示:A、主张“驰禁”
B、“重治吸食”
C、禁止“贩卖”,“禁绝入口”
幻灯片显示: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怎样才能解决鸦片泛滥问题?
生:可以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就肯定其答案。
师:最后清政府采取哪种方案?
生:禁烟。
幻灯片显示:道光皇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毒害中国人民 B、林则徐的上书感动了道光
C、接受人民的禁烟要求 D、银荒兵弱对清朝统治不利
道光皇帝就任命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雷厉风行,多管齐下,禁烟斗争有声有色,收缴鸦片110多万千克,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销毁
一、虎门销烟(板书)
幻灯显示:虎门销烟(图片)
师:虎门销烟有何意义?
师:英国政府为什么决定发动对华战争?
生:中国的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板书)
幻灯显示:《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爆发:1840年6月(板书)
2、爆发的原因:(要求学生先归纳,老师后总结)(板书)
幻灯片显示:
根本原因:英国的侵略政策
直接原因:英国维护鸦片贸易
3、不平等和约:(板书)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
幻灯显示:
根据这些条约的内容,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割占香港岛——>领土主权
领事裁判以——>司法主权
外国兵船可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领海主权
协定关税——>关税及贸易主权
幻灯显示:
讨论:有人说,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就肯定)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
师:为什么又发生第二鸦片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
生:(原因在课本中;能与否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1、爆发原因(板书)
2、经过(板书)
(1)时间:1856~1860年
(2)侵略国家:英、法
(3)结果:中国战败,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探索救国道路。
幻灯片显示:圆明园全景图与圆明园劫后遗址图比较。
师:是谁将这世上罕见的“万园之园”毁于一旦?你对列强洗劫圆明园有何感想?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也可启发学生向破坏中国的文物、文明是对中国文化一次洗劫的角度思考和揭露列强的野蛮行为痛苦、痛恨、痛惜。)
幻灯显示地图:“十一口通商图”问: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生:主要位于交通要道,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主要位于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进一步深入长江流域和内陆地区。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及经过、结果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在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前,中国已不可能维持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面临的新变化也是所有落后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社会道路艰难曲折。
幻灯显示:思考题:
1、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战败的原因 是什么?从中有何启示?
2、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老师可总结,说明个人意见:
1)失败原因: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武器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地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以史为鉴、与时俱进,保护世界遗产,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影响:
①社会性质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矛盾
③革命任务变化:反封建——>反侵略反封建
④西方列强入侵过程中,也把先进观念与先进生产方式传播到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⑤促进中国新思想萌发,中国先后出现了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们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一、知识巩固与检测(幻灯显示)
二、作业:课后练习题
三、课后活动:
辩论赛:题目: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未必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