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长征组歌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长征组歌》1.告别
2.突破封锁线
3.遵义会议放光辉
4.四渡赤水出奇兵
5.飞渡大渡河
6.过雪山草地
7.到吴起镇
8.祝捷
9.报喜
10. 大会师
《长征组歌》词曲作者 《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肖华参加长征时才十八岁,过草地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师政委;1964年9月任总政治部主任。1964年4月,肖华同志患肝炎到杭州疗养。他忆起那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经常夜不能寐,往往夜里从床上爬起来奋笔疾书,写诗作词,激情和泪水湿透了纸背。 为了创作《长征组歌》,肖华同志在杭州西湖水畔的一座小楼里,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研读了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体重减轻了好多斤。几个月后终于写出了《长征组歌》初稿,又反复征求意见,于1964年11月中旬基本定稿。 1965年1至4月,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轲、遇秋”四位作曲家合作完成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谱曲。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 (长征组歌)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历史背景 前因: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
2月18日东渡赤水 小部引温水,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遵义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
3月16日西渡赤水 川南古蔺
3月21日东渡赤水 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将几十万敌军甩在江北
后果: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合作探究 这首歌曲主要是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说说你的理由。
这首歌曲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军战士的?说说你的看法。 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呢? 探究 你认为歌曲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说说你的看法。
《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前后对比鲜明“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长征组歌)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牛刀小试 这首歌曲主要是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说说你的理由。
这首歌曲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军战士的?说说你的看法。
探究2 你认为歌曲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说说你的看法。
《过雪山草地》中的“迎”字,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亲可爱,写出红军的豪迈气概;把“草地沼泽”说成“草毯泥毡”突出红军“不怕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练笔 通过对长征的了解和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人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新的长征,你对这句话又是如何理解?课外写一篇心得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