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某校高二(3)班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中期报告中,提到了如下关键词:克己复礼、仁政、罢黜百家、朱熹、黄宗羲。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儒学的形成及发展 B. 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
C. 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这反映了( )
A. 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 B.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D. 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3.据记载,一位名叫梅斯的马其顿巨商从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启程,沿于闐、楼兰、敦煌等地,于公元100年抵达洛阳,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并被赐予“金印紫缓”。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B. 汉代东西方间的接触和交流
C. 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 D. 洛阳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4.“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繁荣起来。”这反映了欧洲( )
A. 价格革命发生 B. 贸易中心转移 C. 殖民制度产生 D. 统一市场形成
5.当今世界,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正在中美脱钩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试图再回到“老死不相往来”的人类生存状态。美国这种做法体现了 ( )
A. 儒家学说内涵 B. 道家思想观念 C. 法家学说思想 D. 墨家思想理念
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7.“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站在民族灾难的风口浪尖,奋起搏击力挽狂澜的人;他是受过严格儒家思想教育的传统士大夫,但历史却又把他造就成了一个目光敏锐见识超群敢于超越自我向外学习的思想家、实干家。”诗歌所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邓廷桢 D. 魏源
8.1911年,上海拥有丝厂48家,丝车13738台;1914年增为56家,丝车14424台;1917年猛增为70家,丝车18386台,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持 D. 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9.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是因为( )
A. 国共两党都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国共两党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C.改组国民党的现实要求
D.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
10.“整合各种权力,加以规范和控制,使之发挥作用,并给其中的一种权力添加分量,使之能与另一种权力相抗衡,这是立法上的一件杰作。”启蒙运动中与此观点相似的思想家是( )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11.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南京大屠杀是日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②中国人民必须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
④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史载,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希罗于1世纪发明的汽转球,是一个玩具。从17世纪开始,塞维利、纽可门等对蒸汽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765年到1790年,瓦特经过一系列实验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技术革新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 B. 科学须与技术结合才能发展
C. 社会状况决定了科技发明效果 D. 科技推动生产时间逐渐加快
13.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 ( )
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1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相似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区别同样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耐人寻味的是,当代西方的古典学者明显忽视它们的区别,而强调其相似性。”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
A. 是少数人的民主 B. 孕育了某些现代民主原则
C. 缺乏自由平等精神 D. 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直接来源
15.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 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 取功名富贵。他认为汉代( )
A. 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B. 包容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C. 百家争鸣具有强大生命力 D. 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
16.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赫鲁晓夫的做法(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C.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目的是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17.《礼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
A. 敬畏神灵 B. 尊宗敬祖 C. 经济落后 D. 以农立国
18.“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知识即美德 C. 认识你自己 D. 人人生而平等
19.“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
A. 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 宣扬理性主义 C. 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 D. 强调个人自由
20.“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观点主要认为“中体西用”理论( )
A.出发点是在中国实现政治变革
B.目的是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
C.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D.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二、问答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
丙 秦始皇比孔子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三、材料分析题
22.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近代史的相关事件
时间 重要事件 时间 重要事件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65 珍妮纺纱机
1687 牛顿发表了①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588-16791632-1704 霍布斯洛克 1840 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
1688 光荣革命 1851 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
1689 议会通过了② 1859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
1763 英国取得“七年战争”胜利 1863 《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写出上表①②的历史文件名称。结合所学简要叙述英国 “光荣革命”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结合材料一及所学,解释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四、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五、论述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A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B
11.【答案】 A
12.【答案】 A
13.【答案】 B
14.【答案】 B
15.【答案】 B
16.【答案】 D
17.【答案】 D
18.【答案】 A
19.【答案】 A
20.【答案】 C
二、问答题
21.【答案】 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
三、材料分析题
22.【答案】 (1)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权利法案》。
过程:1688年,应议会之邀,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来到英国,取代了詹姆士二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结束。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2)17世纪,君主专制日益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早期启蒙思想影响下,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颁布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形成责任内阁制,至18世纪中叶最终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代议制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同时推动其科学文化的发展,英国崛起为世界强国。
四、综合题
23.【答案】 (1)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人文主义。
(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等次 得分 观点 论证 表述
第一等 9—12分 观点正确,能辩证认识问题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 思路清晰,表达确切
第二等 5—8分 论点基本正确,认识不够全面 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有基本思路,表达不够确切
第三等 0—4分 论点不准确,认识模糊 未能结合史实,仅能罗列部分史实 缺乏条理性,表达欠通顺
五、论述题
24.【答案】 示例:
选词:通判、转运使、禁军
论题: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起到了与知州彼此制约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北宋于各路设转运使。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举贤荐能等职责,削弱了地方的实力。禁军为北宋的正规军,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禁军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使将不得专其兵,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总之,这些措施加强了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