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距关,毋内诸侯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B.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C.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D.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棒,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 , 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③苗教授的这番见解新颖独到,十分深刻,真可谓空谷足音 , 因此一经发表就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震动。
④以我的能力,承担此任务实在是绠短汲深 , 但既然大家那么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⑤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 , 讨论无果而终。
⑥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着手放声高歌,虽天寒地坼,风雪交加,却依然无法熄灭我们心中的激清和胸中的火焰。
A. 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察福尔摩斯》还加进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味道。
B.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C. 书法因文学而彰显,文学因书法而生辉,可以说中国的书法和文学相得益彰、珠联璧合,这是我看了刘家科的作品得到的一个印象。
D. 作者通过这一连串的细节描绘,穷形尽相地勾勒了钻营者可憎的脸谱和污秽的灵魂。
5.反证法是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得到原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其依据的逻辑基本规律是( )
A.不矛盾律
B.同一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 , 。 , , , 。难怪世界为之惊叹。
①琴没有肆意的宣泄 ②琴与诗歌密不可分③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④这和国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⑤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⑥都讲求韵味,讲求弦外之音,虚实相生
A. ①⑤②⑥③④ B. ②⑥④①③⑤ C. ①⑤②③④⑥ D. ②④⑥①⑤③
7.下列划线实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浪遏飞舟(遏:阻止,阻挡 ) 莫之能御也(御:阻挡,抵挡)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回朕车以复路兮(朕:君王) 会不相从许(会:一定)《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术业有专攻(攻:钻研,研究)
C.大人故嫌迟(故:特地)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衰谢)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吝啬,舍不得)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D.绝云气,负青天(绝:断绝) 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盖亦反其本矣(本:根本) 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8.下列各项中全是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忳郁邑余侘傺兮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进不入以离尤兮
⑤终老不复取
⑥箱帘六七十
⑦渠会永无缘
⑧交广市鲑珍
⑨吾今且报府
A. ①②③⑤⑥⑧ B. ①③④⑤⑦⑨ C. ①②③④⑤⑧ D. ①③④⑤⑥⑨
9.下列对《荷塘月色》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A. 选段运用叠词,加强了语意,使行文富有节奏,形成了和谐的韵律美
B. 选段通过对月光的直接描绘,写出月下荷塘幽雅淡远、别具风致的美。
C. 作者借助联想想象调动多种感官,景物描写细腻生动,自然融入情感。
D. 选段写荷叶荷花,却处处给人月光弥漫、月色清淡、意境朦胧的感受。
10.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渊明辞官原因的一项是( )
①于是风波未静,新惮远役 ②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④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⑤寻程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⑥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1.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
C. 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
D. 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
12.选出下面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
A. 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美丽纯洁的姑娘翠翠, 情窦初开 , 爱上了一个叫傩送的小伙子。
B. 他之所以做出这样令人伤心的事情,是因为 少不更事 。
C. 祥林嫂被劫的事在鲁镇闹得 沸反盈天 。
D.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 不负众望 , 结果落选了。
二、填空题
13.解释《〈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中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①埏、埴:埏埴以为器埏,动词,________
埴,名词,________
②企:企者不立动词,________
③处:有道者不处动词,________
④明:自知者明 形容词,________
⑤强:自胜者强 形容词,________
⑥彰:自是者不彰动词,________
⑦几:常于几成而败之动词,________
⑧复:复众人之所过动词,________
⑨掊: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动词,________
⑩拙: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动词,________
虑: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动词,________
三、名著导读
14.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同是英雄好汉,但各人的身份、特点以及上梁山的方式均不相同,试以林冲为例,谈谈你的理解;也可以从《水浒传》中选出另一位英雄跟林冲进行比较分析。
四、问答题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征不仅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长征精神,我建议把长征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曾参加过长征的李中权将军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材料二 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 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都发生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现在有多少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像我们的选手一样,作出思考,牺牲利益去体会一种精神。”
2006年在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七十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活动的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
五、文言文阅读
16.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B.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谋士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在(乙)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D.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说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六、诗歌鉴赏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②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韦偃:唐代画家,善于画马。②歘(chuā):形容短促迅速的声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偃知道杜甫喜欢自己所作的画,在离开杜甫之前为他画了一幅画,杜甫为此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B.“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句写韦偃所画的骏马非常逼真,转眼之间,就即将奔驰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C.尾联作者由画中马想到自己的现实处境,真想得到这样一匹同生同死的骏马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
D.本诗首联写画马背景和缘由,颔联写作画经过,颈联描写画面内容,尾联抒写感想,脉络清晰。
(2)诗歌是如何表现韦偃画技之高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七、写作题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A
7.【答案】 A
8.【答案】 D
9.【答案】 B
10.【答案】 C
11.【答案】 C
12.【答案】 D
二、填空题
13.【答案】 ①揉和;黏土;②踮起脚跟;③为,做;④圣明;⑤刚强;⑥使……清楚,指明辨是非;⑦接近;⑧弥补、补救;⑨击破;⑩不善于; 考虑
三、名著导读
14.【答案】 示例:林冲的身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原本算是官府的一员。然而官府在外剥削百姓,在内更是以权压人。林冲一忍再忍,然而手握权势者却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设计陷害,甚至一再追杀,终于让本打算忍气吞声的林冲忍无可忍,手刃仇敌,连夜奔上梁山。他特殊的身份及其极度隐忍的性格和他上梁山的决定两相对照,更能体现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黑暗社会现实与主旨。
四、问答题
15.【答案】 (示例)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在便利的条件下走过漫长的路途尚且十分辛苦,由此更能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能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坚守的信念,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希望大家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五、文言文阅读
16.【答案】 (1)D (2)C (3)C
(4)①给官吏、百姓登记造册,封闭收藏财物的府库,来等待项将军。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入关和意外变故。
②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六、诗歌鉴赏
17.【答案】 (1)C
(2)①“我”知道韦偃绘画无人能及,侧面表现韦偃画技之高。②诗歌赞叹韦偃“画无敌”,正面表现韦偃画技之高。③通过描写韦偃画马的用笔、动作表现韦偃画技之高。④通过直接描写画面的生动形象,表现韦偃画技之高。
七、写作题
18.【答案】【例文】从吾心,尽吾力
你是否在夜阑时分听到自己波澜汹涌的雄心之海里最虔诚的呼喊?这些在眼眶里溢出的、眉目里涌现的梦想不正是我们要一生追逐的吗?小卜这个瑶族姑娘,也应该走在创业梦的黄金大道上。
20出头的年纪,和麦浪里摇曳的谷穗一样值得期待。这个饱含未知与可能性的二十岁,是独一无二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年轻似乎是一张革命的王牌,给一切属于这个名词的人镀着光。孙杨的十九岁成为了奥运冠军;罗拉的二十岁出了书拍了电影一夜成为北美洲大陆的一颗明星;邓紫棋的二十岁在红馆开了演唱会成为香港诸多歌榜的榜首。“你永远不会知道二十岁的自己可以有多成功,除非你去做。”小卜这个瑶族姑娘,用她服装设计的天分能给这个创业时代带来什么火花?我们可以满怀期待。做自己想做的,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是需要抓住机会的,所以我希望这个瑶寨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这个“第一人”,
能在这个无畏的时代,抓住当下,追逐梦想。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就好像玫瑰香浓而艳美,它的刺尖锐而繁多。逆流而上所要顶住的压力是庞大而源源不断的。面对穷困落后的故乡,面对无忧无虑的就业机会,小卜心中的梦想似乎看起来扎根也并没有那么深。是的,逐梦之路未卜,或棘荆或泥泞,它并非安逸闲适,也可能满足不了最多人的情况,但这是一份坚挺的深入骨髓的驱动力。蜗牛向葡萄藤上爬,大雁向南飞,一股内心中滚烫炙热的力量会驱动你无悔的奔跑,嵌在肉里的沙粒也能助你上高。马云曾说:“你不是怕行动,你只是怕走了一条错的路。”薄伽丘,这个出生繁荣富贵应有尽有的富家少爷,面对家财万贯,他无动于衷,但是后人将他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做比。他生在无悔的文艺复兴,惊天撼地的他在那样万艰阻力中完成了自己的梦。做好自己,做想做的自己,是勇者的选择。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报恩固然重要万分,但错过了合适的年纪、合适的时代,所有的回报都只能如浮云掠过。优质生活充满吸引力,就如一张舒适的躺椅,但梦想令人向往,它是一张送你至浪尖的滑板。年轻的我们冲波击浪,在波涛起伏中带着成就与荣光再回故乡,也不算迟。
年轻的我们未来又远又长,从吾心,尽吾力,到达了梦想这座灯塔,才能更好的划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