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1.1 运动与质点模型》2021年高频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下列成语中描述距离的是( )
A.风驰电掣 B.疾如雷电 C.一箭之遥 D.蜗行牛步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系分别是( )
A.帆船 河岸 B.河岸 帆船
C.青山 太阳 D.青山 划船的人
3.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如图所示,加油机与歼击机( )
A.只需保持相同高度 B.只需保持相同速率
C.需要保持相同速度 D.必须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4.在夜晚,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选定的参对系是( )
A.观察者 B.云 C.地面 D.月亮
5.2021年9月16日上午在学校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上用无人机拍摄记录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精彩画面。如图所示是一架正在进行航拍的四旋翼无人机,则下列情况能将无人机看做质点的是( )
A.调整无人机的旋翼各点的转速
B.调整无人机上摄像头的方向
C.调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姿势
D.同学们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指汽车的速率
B.“太阳东升西落”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太阳
C.“嫦娥五号”绕月飞行时一定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D.某市的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2.00元/千米,其中的千米说的是位移
7.如图所示,在火箭发射塔周围有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高塔的功能最有可能的是( )
A.探测发射台周围风力的大小
B.发射与航天器联系的电磁波
C.预防雷电击中待发射的火箭
D.测量火箭发射过程的速度和加速度
8.物理学中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如速度是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v=。下面四个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属于比值定义的是( )
A.I= B.φ= C.C= D.E=
9.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及自行车位移的大小为( )
A.2R,πR B.R,2R C.2πR,2R D.R,πR
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位移最大的时间是( )
t/s 0 1 2 3 4 5 6 7 8
x/cm 5 3 1 ﹣3 ﹣5 ﹣3 1 3 5
A.第1s内 B.4s内 C.8s内 D.第4s内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在物理学方面,Aristotle认为 。
12.当人坐船行驶在河中观看两岸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以 为参考系的;而变换一下角度,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这又是以 为参考系的。
1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质点是一种 的物理模型.
14.树叶从高约5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约8s落地。为估算树叶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落地速度,某同学经观察、分析将树叶下落过程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这体现了 的物理方法和思想,主要依据是 。
15.一质点沿着边长为a的正方形路径运动一周,若质点是从某一角顶点处开始运动,则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最大位移的大小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苹果从树上掉下砸中牛顿的头”一句话中所指运动的参考系是 .假设该苹果质量为0.1Kg,自由落体时间为s,则苹果下落高度h= m,苹果重力为 N.(g=10m/s2)
17.在一次使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头射穿木板的实验中,已知子弹头的平均速度是900m/s,木板的厚度约7cm,子弹头的长度约2cm.
(1)如果要估算子弹头穿过木板的时间,子弹头可看成质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并估算这个时间.
(2)如果要分析子弹头穿进木板后在木板中的受力情况,子弹头可看成质点吗(只要说出结论)?请画出子弹头在木板中的受力示意图.(假设子弹头水平穿过木板,在受力示意图中请标明子弹头的速度方向.)
18.列举你进入高中后,在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前两章中学习到的物理思想或物理方法,举例说明在学习什么知识点时用到了这些思想或方法,并分别对它们的含义做简洁的说明。
19.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m达到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1.73).
20.在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第2s末、第5s末和第2s、第4s,并说明它指的是时间间隔还是时刻?
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1.1 运动与质点模型》2021年高频易错题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下列成语中描述距离的是( )
A.风驰电掣 B.疾如雷电 C.一箭之遥 D.蜗行牛步
【解答】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疾如雷电”、“蜗行牛步”、“风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快慢。“一箭之遥”指的是路程;
故选:C。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系分别是( )
A.帆船 河岸 B.河岸 帆船
C.青山 太阳 D.青山 划船的人
【解答】解:分析诗句中的含义可知,“青山”和“孤帆”都是运动的。
A、以“帆船”为参照物,“青山”和“帆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孤帆”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孤帆”是运动的,符合题意,啊、A正确;
B、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青山”是静止的;同样以“帆船”为参照物,“孤帆”与“帆船”之间的位置也没发生变化,“孤帆”也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B错误;
C和D选项中,在判断“青山”运动情况时,都是以“青山”本身为参照物,则“青山”是静止的。都不符合题意,C、D错误。
故选:A。
3.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如图所示,加油机与歼击机( )
A.只需保持相同高度 B.只需保持相同速率
C.需要保持相同速度 D.必须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解答】解:ACD、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时两者应保持相对静止,两者需要保持相同的速度,不必保持相同的高度,也不必在同一直线上,故AD错误,C正确;
B、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时两者应保持相对静止,两者需保持相同的速度,如果两者保持相同的速率而速度方向不同,两者不能保持相对静止,不能顺利完成加油,故B错误。
故选:C。
4.在夜晚,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选定的参对系是( )
A.观察者 B.云 C.地面 D.月亮
【解答】解:“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说明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是变化的,说月亮穿行是以云为参考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2021年9月16日上午在学校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上用无人机拍摄记录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精彩画面。如图所示是一架正在进行航拍的四旋翼无人机,则下列情况能将无人机看做质点的是( )
A.调整无人机的旋翼各点的转速
B.调整无人机上摄像头的方向
C.调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姿势
D.同学们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
【解答】解:ABCD、调整无人机的旋翼各点的转速,调整无人机上摄像头的方向,调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姿势时,无人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被看成质点。同学们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时,无人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忽略,此时可以被看成质点,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指汽车的速率
B.“太阳东升西落”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太阳
C.“嫦娥五号”绕月飞行时一定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D.某市的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2.00元/千米,其中的千米说的是位移
【解答】解:A、汽车速度计显示的示数是汽车某一时刻速度的大小,即速率,故A正确;
B、“太阳东升西落”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地球,故B错误;
C、“嫦娥五号”绕月飞行时,如果研究转动的周期时,能把它看成质点,故C错误;
D、某市出租汽车的收费标准是2.00元/千米,其中的千米说的是汽车运动的轨迹长度,为路程,故D错误。
故选:A。
7.如图所示,在火箭发射塔周围有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高塔的功能最有可能的是( )
A.探测发射台周围风力的大小
B.发射与航天器联系的电磁波
C.预防雷电击中待发射的火箭
D.测量火箭发射过程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解:A、在火箭发射塔周围有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高塔的功能与探测发射台周围风力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同理,与航天器联系的电磁波来自地面多处的发射塔,并不是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故B错误;
C、在火箭发射塔周围有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从而防止雷电击中待发射的火箭,导致损坏,故C正确;
D、若要测量火箭发射过程的速度和加速度,是依据火箭的推动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与高塔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8.物理学中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如速度是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v=。下面四个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属于比值定义的是( )
A.I= B.φ= C.C= D.E=
【解答】解:A、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强度I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R成反比,故A不属于比值定义,故A符合题意;
B、电势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试探电荷带电量以及试探电荷所具有电势能无关,故B属于比值定义,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以及两极板之间的电压无关,故C属于比值定义,故C不符合题意;
D、电场强度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试探电荷带电量以及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电场力无关,故D属于比值定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及自行车位移的大小为( )
A.2R,πR B.R,2R C.2πR,2R D.R,πR
【解答】解: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x==R,气门芯的路程是半个圆周的长度,自行车位移的大小为πR,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位移最大的时间是( )
t/s 0 1 2 3 4 5 6 7 8
x/cm 5 3 1 ﹣3 ﹣5 ﹣3 1 3 5
A.第1s内 B.4s内 C.8s内 D.第4s内
【解答】解:质点在第1s位移x1=3﹣5=﹣2m,第2s位移x2=﹣2m,第3s位移x3=﹣4m,第4s位移x4=﹣2m,
第5s位移x5=2m,
质点在前1s内位移X1=﹣2m,在前2s内位移X2=﹣4m,在前3s内位移X1=﹣8m,在前4s内位移X4=﹣10m,在前5s内位移X5=﹣8m,前6s内位移X6=﹣4m,前7s内位移X7=﹣2m,前8s内位移X8=0m,则质点前4s内位移最大。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古希腊 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在物理学方面,Aristotle认为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解答】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在物理学方面,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他虽然提出错误的观点,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个大的进步,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贡献。
故答案为:古希腊,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2.当人坐船行驶在河中观看两岸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以 船 为参考系的;而变换一下角度,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这又是以 岸 为参考系的。
【解答】解:“看山恰似走来迎”,被研究的物体是山在运动,山和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船为参考系。
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山和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山不动”。
故答案为:船;岸
1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质点是一种 理想化 的物理模型.
【解答】解: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不考虑形状和大小的点.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故答案为:质量,理想化.
14.树叶从高约5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约8s落地。为估算树叶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落地速度,某同学经观察、分析将树叶下落过程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这体现了 建立物理模型 的物理方法和思想,主要依据是 加速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
【解答】解:树叶从高约5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约8s落地,在这段时间内,树叶的平均速度约为:==0.625m/s;因为树叶最终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从开始下落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则加速时间约为:△t==0.0625s,时间很短,所以某同学经观察、分析将树叶下落过程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是可行的,这体现了建立物理模型的物理方法和思想;主要依据就是加速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故答案为:建立物理模型; 加速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15.一质点沿着边长为a的正方形路径运动一周,若质点是从某一角顶点处开始运动,则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4a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最大位移的大小为 .
【解答】解: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一质点从一角顶点出发,沿正方形的边运动一周.它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大小:s=a×4=4a;
的最大位移的是正方形对角线,即x=.
故答案为:4a,.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苹果从树上掉下砸中牛顿的头”一句话中所指运动的参考系是 树 .假设该苹果质量为0.1Kg,自由落体时间为s,则苹果下落高度h= 1.6 m,苹果重力为 1 N.(g=10m/s2)
【解答】解:此话中所指运动的参考系是树;
自由落体时间为s,则苹果下落高度h===1.6m;
苹果重力为G=mg=0.1×10=1N,
故答案为:树,1.6,1.
17.在一次使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头射穿木板的实验中,已知子弹头的平均速度是900m/s,木板的厚度约7cm,子弹头的长度约2cm.
(1)如果要估算子弹头穿过木板的时间,子弹头可看成质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并估算这个时间.
(2)如果要分析子弹头穿进木板后在木板中的受力情况,子弹头可看成质点吗(只要说出结论)?请画出子弹头在木板中的受力示意图.(假设子弹头水平穿过木板,在受力示意图中请标明子弹头的速度方向.)
【解答】解:
(1)如果要估算子弹头穿过木板的时间,子弹头不能看成质点.因为,子弹头的长度与木板的厚度相比,相差不是很大,不能忽略;
由题意可知,子弹头穿过木板时的位移为:s=7cm+2cm=0.09m.则
子弹头穿过木板的时间为:t==s=1×10﹣4s
(2)如果要分析子弹头穿进木板后在木板中的受力情况,子弹头可以看成质点,因为子弹头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
子弹头在木板中的受力示意图如图示.
18.列举你进入高中后,在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前两章中学习到的物理思想或物理方法,举例说明在学习什么知识点时用到了这些思想或方法,并分别对它们的含义做简洁的说明。
【解答】解:在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前两章中学习到的物理思想或物理方法有:
学习质点时用到的理想模型法;
学习速度和加速度定义时用到的比值定义法;
学习瞬时速度时用到的极限思想;
学习位移﹣时间公式时用到的微元法(微积分思想)。
答:见解析。
19.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m达到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1.73).
【解答】解:如图所示画出该同学的位移矢量图,AC为该同学的位移,方向由A→C
由直角三角形知识
∴
路程S=AB+BC=200 m.
答:如图AC为该同学的位移大小为173m,方向由A→C,路程的大小为200m.
20.在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第2s末、第5s末和第2s、第4s,并说明它指的是时间间隔还是时刻?
【解答】解: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物体的位置.
如图所示,其中第2 s末、第5 s末为时刻,第2 s、第4 s为时间间隔.
答:第2 s末、第5 s末为时刻,第2 s、第4 s为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