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始水平大
填空题。
1我们把直直的运动轨道叫直线轨道,弯弯的
运动轨道叫曲线轨道
2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将物体的运动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二、判断题。
1.我们走路时只有直线运动这一种运动形式。
(
2无风的时候,下落的雨滴的运动可以看作是直线
运动。
3.百米赛跑是直线运动。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的是(C)
A.转动的风车
B.盘旋的老鹰
2.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的是(B
A.落地的苹果
B转动的时针
C.发射升空的火箭
4.与用锯子锯木头的运动方式一样的是(B
A.过山车飞驰
B.用打气筒打气
四、下列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请将
序号填入对应圆圈内。
①荡起的秋千
②滑直滑梯的小朋友
③投出去的铅球④4正在上升的国旗
⑤运行中的摩天轮⑥飞舞的蝴蝶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②④
1③3⑤⑥
实验探究★★
五、探究物体的运动路线。
实验材料】桌子、小球、小桶。
我的猜测】小球在桌面上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实验现象
(1)用手将小球沿桌面推出,观察到小球在桌面上
做直线运动,在图甲中画出小球的运动路
线
如图甲所示。
甲
刁
2)当小球冲出桌面后,观察到小球做曲线运
动,在图乙中画出小球的运动路线。
如图乙所示。
乙
胜任水平★★★
六、人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的 请选词填写知识树。
平动
路线
直线
振动
平动
摆动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按运动
按运动
转动
方式划分
路线划分
运动形式
振动
滚动(共14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三种:静止不动
滚动和滑动。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
下去那样的运动叫滚动;像我们滑滑梯那样
的运动叫滑动
2我们可以用如图的材
料来搭建斜面,其中
长木板作坡面,小木块叠加作支架。(均填
“长木板”或“小木块”)
二、判断题。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相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
样
(×)
2同一物体在同一斜面上只有一种运动情况。
(
3越接近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越容易滚动。
4.斜面的坡度增大后,原本运动的物体,在斜面
的运动会变快。
三、选择题。
1.在相同斜面上,下列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的是
B
A.乒乓球和橡皮擦
B小木块和铅笔盒
A.斜面的光滑程度
B斜面的高度
C.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
乙
3在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C)
A.把物体放在斜面的下端
B.把物体放在斜面的上端,轻轻推动
C.把物体放在斜面的上端,轻轻放开
实验探究★★
四、为了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菲菲所在的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斜面的高低。V
(2)斜面上摆放物体的位置。V
(3)物体的形状。
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
的运动情况有(填“有”或“没有”)关系
小球和六棱柱在斜面上滚动,立方体在斜
胜任水平★★★
五、为了探究斜面的高低和物体运动快慢是否有关,
菲菲所在的小组又展开了进一步的实验(如图)。
实验1:斜面低一些
实
1在实验1和实验2中,哪些条件要改变 哪些条
件要保持不变 (均填“改变”或“不变”
1)斜面的高低。(改变)
(2)斜面上摆放物体的位置。(不变
(3)物体的种类。(不变)
2斜面的坡度增大后,部分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改
变,原本静止在斜面上的立方体会(B),原本
在斜面上滑动的六棱柱会(C)。
3.实验结论:斜面越高,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得
越快;斜面越低,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得越慢。
(均填“高”或“低”)(共14张PPT)
创始水平★
填空题。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判断题。
1判断一辆汽车是否运动时,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标
准,则结论可能不同。
2.[易错题]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改变的物体是静
止的,相对于其他物体也是静止的。(×)
3物体有时静止有时运动,因此我们无法描述一个
正在运动的物体的位置。
×
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由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
置变化决定的。
三、选择题。
1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依据是
C
A.它会不会运动
B.它会不会做出运动的姿势
C.与其他物体相比,它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原创题]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
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
测量任务。攀(pan)登珠峰的过程十分危险,要
随时播报队员的位置,播报时位置信息最准确的
描述应该是(C)。
A.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B甲离乙100米
C.甲在乙的西北方向100
米处
4.某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
能将美丽风光尽收眼底。以下关于观光过程的
描述正确的是(C)。
A.相对于电梯内的某一乘客,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电梯,所有的乘客都是运动的
C.相对于地面上的树,乘客是运动的
初显水平★★
四、运动和位置。
1.如图,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均填“运
动”或“静止”
(1)和地面相比,站牌、树是静止的
公交车和车里的人是运动的。
(2)和公交车相比,车里座位上的人是
静止的。
58
2如图,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元元在状状的东北方3米处。
路路在状状的西北方2米处。
菲菲在状状的南方2米处。
北
路路
西
东
状状
菲菲
3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这一物体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磁任水平★大
五、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描述王老师家的位置最准确的是
(A)。
A.在超市的南方300米处
B距离医院400米处
C.在学校的西南方
■口
里目
超市400米学校
300米
400米250米
睡围
王老师家
医院电影院
2王老师从家出发,要去电影院看电影,他应该怎
么走
王老师向东走650米,就能到达电影院。(共13张PPT)
始水平★
判断题。
1同一个物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使其产生不同
的运动形式。
2跑步时,手臂的运动形式主要是摆动。(
3圆点贴在同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运动
形式一定相同。
(×)
二、选择题。
1.下面(C)上圆点的运动形式与其他两个不
同
A.摆动的秋千
B.摆动的雨刮器
C.前进的汽车车身
A.上下翘动的跷跷板
B转动的风车
C.下落的皮球
A.甩出去的溜溜球
B.弹拔的钢尺
C转动的指尖陀螺(tuo|u6
转动:也叫旋转滚动:围绕中心轴摆动:一个物体
平动:沿平面移
运动,围绕中心转动,同时,物体来回摆动时的
动的方式
轴转动
整体平动
运动
式
2.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可以有多种(填“只有
种”或“可以有多种”)运动形式。
3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形式。
指针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钟摆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人的运动形式是平动
车轮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胜任水平★★★
五、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毛主席在他的一首诗中写
500米
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
千河。”真的可以“坐地日行八
方里”吗
即为80150里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地球赤道周长为40075千米,也就是说,如果你在
地球的赤道上,一天就可以运动80150里。因此,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知道,我们每天都要运动“八万
里”的原因是(C)。
A.太阳围绕我们转了八万里
B.我们在操场上跑了八万里
C.地球自转时带着我们运动了八万里(共14张PPT)
初始水平大
填空题
1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
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2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运动快慢的
方法: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相同
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快;通过
的距离越短,运动得越慢。
1.我们讨论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时,离不开时间和
距离这两个因素。
2每天上学第一个到校的同学一定是最快的。
×
3同样是30分钟,跑步的运动距离比散步的要长
三、选择题。
1.以下是三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其中
A)最快。
A.汽车:120千米
B.快艇:100千米
C.自行车:15千米
A.两位同学都必须沿着直线行走
B.出发时间、出发地点、所经历的时间都可以不同
C.都走10秒,然后测量距离
3.要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有同时出发,才能比较它们运动的
快慢
B.两个物体只有从同一地点出发,才能比较它们
运动的快慢
4.下列有关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运动距离长的速度一定快
B.运动时间短的速度一定快
C.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长的速度一定快
初显水平★★
四、在体育课上,同学们做“追及跑”的游戏。
如图,A同学和B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相距
20米,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学测量和记
录两位同学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距离。记录内容
如下表
B
A
时间(秒)
5102030
A同学通过的距离(米)2550100150
B同学通过的距离(米)3060120180
度比A同学的速度快,因为在这20秒的时间
内,B同学通过的距离更长。(均填“A”或
B
2你认为,B同学能追上A同学吗 (B)
A能追上,在第10秒的时候追上A同学
B能追上,在第20秒的时候追上A同学
C.在30秒的时间内都不能追上A同学
打车驾车回公共交通步行
推荐线路地铁优先
短
1小时4分646米
B5路
20站龙湾一小北站上车
B5路〔2站4分钟
小时3分2.0公里
48路
6站海棠湾站上车
48路等待首站发车
①48路末班车时间19:40
54分钟秀381米
B5路S1号线b1.9公里
0站地铁6元龙湾一小北站上车
B5路2站4分钟
天晚上,王老师在学校完成第二天的备课工作
后打算回家,她打开手机上的地图软件查询,得到了三
种出行线路(如图)。请你给王老师推荐一条线路,并
说明理由。
示例:(1)推荐线路1。线路2可能错过末班车,而且步
行距离长,很辛苦;线路3用时最短,但是王老师还要骑
行一段距离,晚上不安全。
(2)推荐线路2。线路1用时最长;线路3用时最短,但
是王老师还要骑行一段距离,晚上不安全。
(3)推荐线路3,用时最短,王老师可以尽快回到家。(合理即可)(共12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在相同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
得越慢;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2.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
花的时间,然后记录并比较。
二、判断题
1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
它运动得快。
2小球在轨道上运动的时间是指小球从开始运动到
停下来需要的时间。
(×)
3.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的实
验中,在轨道起点松手释放小球时,不能施加推
力
4小组实验时,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一个人完
成全部实验。
×
5.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实验中至少要测量3次。
三、选择题。
1动物王国进行100米赛跑,各动物需要的时间如
下,其中运动最快的是(C)。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
A.斑马
猎豹
5秒
B.大象
斑马
8秒
C猎豹
大象
2秒
2在学校的100米短跑比赛中,状状用时23秒,成
成用时2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状状跑得快
B.成成跑得快
3.菲菲在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时,发现两次测得的
数据有很大差别(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则出现这
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A
A.小球运动的起点不一样
B用了同一条轨道
C小球的运动方式不一样
起
终点
起点
终点
4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的时间,
测量3次获得的薮据都不相同,此时我们应该
B
A.取最小的数据作为结果
B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C取最大的数据作为结果
实验探究★★
四、为了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同学
们做了以下实验(如图)。
操作员计时
发令员记录员
实验次数
A球所用时间(秒)B球所用时间(秒)
第1次
3.2
4.7
第2次
2.8
3.9
第3次
2.6
4.1
取值
2.8
4.1
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球比B球运动得
快。
4.实验结论: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时间
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胜任水平★★★
五、在探究小球运动的快慢时,要用到秒表这一工具,因
此学会使用秒表非常重要。
0058
归零分秒开始停止
图中秒表显示的时间是0分58秒。(共15张PPT)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在观察“过山车”运动的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
时,要以起点为中心,可以用方向盘判
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
2让小球从高处滚落,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
动和曲线运动
、判断题。
1.“过山车”完成制作后,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进
行观察和测试。
2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距离时,用软尺测量处
于终点位置的小球与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
3测试了“过山车”之后,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
快,可以把“过山车”的终点设计得更高。
)
4测试“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
距离内小球运动的时间。
三、选择题
1.在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时,不
需要用到的工具是(C)。
WATER乱智
A.秒表
B软尺
C剪刀
2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时,对它的运动情况描述
不正确的是(A)。
A小球运动速度不变
B小球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过山车”上滚下来
3.为了保证小球完全滚完轨道而不脱轨,下列做法
最合适的是(B)。
A.在急转弯的地方设计大坡度的轨道
B在急转弯的地方设计小坡度的轨道
C.全部采用坡度平缓的曲线轨道
1小球从A点出发,运动到C点,此时小球在起点A
A东北方
B西北方
CDE
C东南方
北
东
G
F
CDE
五、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坐过山
车,不仅仅是因为其便于放松,
释放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寻
求惊险刺激的感觉。那么,你
觉得坐在过山车的哪个位置最刺激最恐怖呢
取后一排
第一排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第一排。通常大家都认为
坐在第一排的人是最勇敢的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只能说第一排是最受欢迎的,最恐怖的位置其实是最
后一排。
过山车爬上斜坡时,前排座位过了顶点就会往下
走,而最后一排还在爬坡,这时过山车因为要拖着后面
的,所以速度不是最快的。等后排上了坡到达顶点时
就开始加速,而这时前排已经下到了半坡,再冲也冲不
出去多远,而真正从顶点往下强烈冲击全程的正是最
后一排
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朋友,下次有机会可
以尝试坐在最后一排,睁大眼睛体验一下真正的刺
激
1.坐过山车时,(B)的位置最刺激最恐怖
A.第一排
B.最后一排
2.坐过山车存在最刺激最恐怖的位置,是因为这个
位置的(A
A.速度最快
B.速度最慢(共12张PPT)
始水平★
填空题。
1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轨道要有直线轨
道和曲线轨道。
2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
细绳来测量。
、判断题。
1.想制作一个较好的“过山车”,一般需要经过设计
制作和评价等环节。
2.在制作“过山车”时,如果突然有新的想法,可以
按照新想法直接搭建,不用管原来的设计图。
(
3设计“过山车”时,可以全部设计成曲线轨道,这
样游客坐上去才更好玩。
×
4制作过山车”时,可以先从“过山车”的终点开始
拼搭。
5.“过山车”运动到一半停止了,我们可以用手推
下让它继续运动。
(×)
三、选择题
1.下列工具不能测量轨道长度的是(C)。
A
B
C
2我们在设计“过山车”模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轨道的坡度不能发生变化
B既要有直线轨道也要有曲线轨道
C.“过山车”可以发生脱轨现象,因为这样更加刺激
3设计“过山车”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
①底座的牢固程度
②过山车是否美观
③过山车是否安全
④使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初显水平★★
四、某实验小组正在组装“过山车”轨道。
1.、(多选)在组装轨道的时候,能使我们的轨道更稳
固的方法是(AC)。
A.在轨道衔(Xn)接处用积
木固定
B.增加坡道高度
C.增加支柱数量
加速
转向
固定
加速
转向
固定
胜任水平★★★
五、下图是路路设计的“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1.该“过山车”的起点是①,终点是④
(均填“①”或“④”)
2设计图中,②是曲线轨道,③是直线轨
道。(均填“②”或“③”)
3)
(2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
A.搭建时从最低处开始
B.轨道转弯设计越多越好
C.搭建完成后,用手试一试“过山车”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