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3 23:25:02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娃名、准考讧号填写在答題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貼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曰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芼把答題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棒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題时,将答案写在答題卞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1.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
5.本卷命题范因:高考范围。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西周分封诸侯采用盟督制度,它以“聚众而誓之”神前宜誓”为核心。当周王提出“为周室辅”“无废联命”
的要求后受封者要宜誓效忠,如若背叛誓言,周天子便会以欺骗神灵的名义,联合其他贵族“恭行天罚”
正所谓“背盟不祥,神人弗助”。西周的盟誓活动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控
B.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团
C.强化了受封诸侯的责任意识
D.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区域
2.《吕氏春秋》把儒、器两家学术思想归结为:“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墨予主张“兼相爱”“禁恶而劝爱”。儒、思想的差别缘
A.生活态度的差异
B.学术观点的分歧
C.政治立场的不同
D.文化取向的迥异
3.汉承秦制、两汉不仅继承了秦朝的上计制度(国家通过预、决算的方式考核地方官吏),而且对这…制度在
许多方画加以改革、完善,主要有监察制度、选举考课合二为一的“仕进制度”。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维
系着当时的官僚体系。两汉时期的官员考核
A.保证了吏治清明
B.优化了官僚体系环境
C.形成了冗官局面
D杜绝了营私舞弊发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经济受到较大破坏,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寺庙经济发展起来。地主、官僚、王侯
将多余的钱存到寺庙委托其放款而遭受盘剥的老百姓被迫向寺庙借高利贷,这样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
放款和质挥放款的典质(典当铺的前身)应运而生。典质的出现
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促使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銜
C.推动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D.有助于民间借货信用的发展
5.唐代科考中盛行着多种人仕的办法,如”通榜”就是主试者将自己赏识的考生列上名单。录取时甚至可以
不必看应试者的试卷,单凭谁是通榜者、谁是社会知名之士谁门第出身高贵,就可以预先定好录取名单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考试
A.尚存有举荐选官的痕迹
B.导致选官制度发生异变
C.奠定了门阀土族的基础
D.仍属于贵族政治一部分
【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頁(共6页)】2021~2022学年
月质量检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据材料“西周分封诸侯采用盟誓制度
周王朝通过特定的仪式来明确诸侯的身份地位,据材料“受封者
如若背叛誓言,周天子便会以欺骗神灵的名义,联合其他贵族‘恭行天罚’”可知,周天子通过盟誓
侯,这些都是统治者
而非对地
的直接管控,排除A项;盟誓活动是一种强调分封等级的国家政治行为,而非强调血缘与权力分

统治区域
的扩大主要
活动来实现,排除D
合所学知识,儒、墨两家的“爱”不
要是政治立场的不同导致的,故选
算的方式考核
者结合为
的官僚体
知,两汉时期
考核
当时的官僚体系,故选
材料中的做法只能起到管理、约束官吏行为的
治清明,排除A项;C项
史实;D

题干中的制度无法杜绝营私舞弊发生,排
僚、王侯将多余的钱存
托其放款
抵押放款和质押放款的典质应运而生”可知,典
现意味着信用活动
去单纯的放款扩展到了吸收存款,放
以降低信用风险,有助于信用的发展,故选D项。典质的出现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人,排除A项;材料
经济的发展平衡没有直接关

阀土族”是指
夫所组成
5,A題干所示为唐代科考中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表明当时通过举荐而被录
现象仍有发生,说明当时的科考仍存有
荐选官的痕迹,故A项
B、C两项
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不能说明科举制
族政治,秦汉以来,贵族政
僚政治所取
材料
的科
原汉族儒士学
扆承儒家传统文
蒙古族
知识分子学
文化的
重要契机,故选A项;材料
兑“成为进士的举
其母及妻为汉族的非汉族儒生占有相
比例”,并没
化的高潮”无从体现,排除C项;元代科举
时续规模和影响力相对来说不大,排除
依据材料“明朝
省设立
刑按察使
不统属,分别负责境内的
行政、司法和军
抚暂时领导当地一切军政事务,统一调度
所学知识可知,分
的外派强化了中央的控制
权”,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明代初期这一制度的建设虽然强化了对地方的
但是行政效率却有所下降
涉及基层
项错
阳明的“知
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
的道
践履和实际行动。由材料“知中有行
有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
所学知
知,王阳明主张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结合统一,故选D项。A
不符合材料
排除;由材和
道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
材料“俄
谈判就占据了这
清朝只接受当
的朝贡,从来不加经
至于在俄国和日本
知,清廷无知,缺乏领土主权观念,故选
材料“林则徐明白此
火”身蹈危机
祸福荣辱
卜’,决心完成禁烟使命”可知,这反映了林

封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故选C项。“银荒兵弱的危机”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B项错在“反
建”;材料只是“鸦片泛滥问题极为
发动侵略战
除D项
材料“两次鸦片战
纪70年代“新式枪炮起了重大作
知,导致这
的原因是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
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故选C项;这
材料只是提到清政府逐渐使用新式武器,“提升
夸大了新式武器的作
除B项;中体西用思想是在不改变
原有体制的基
方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项说法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派在创办企业
方式还是采
办方式,都
方能“各有责成”,所以材料强调的是在当时采用“官督
这一方式的无奈以及必要性,故选B项;“对民族企业的反思
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材料
为体”是以资产阶级的自由价值观为核心,否定纲常伦理等
民主为用”就是在政治制度
民主。严复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持
样的观点,其目的在于解放思想
民智,故选A项。材料未
体西用的顺
题,排除B项;旨在用西方的科学民主来改造
文化运动,排除C项;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
说法错误
项正确;漫画不能体现社会矛盾的变化,排除B项;C项不是漫画要说明的问题
排除;1912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
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非除
有城市政权,这是
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可知
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对中国社会各种矛盾
的分析,排除D项
月质量检测
参考答案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