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堂练习
【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____ _(朝代)人,____ ___家。
2、《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全面、最系统的_________ ____ 著作。
3、三峡是指__________峡、__________峡、___________峡。
【给加点字注音】
阙( )曦( )襄( )溯( )湍( )
漱( )涧( )啸( )属( )嶂( )
【写一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_____________,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春冬之时,_____ _________,回清倒影,__________ ____,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4、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 ______,空谷传响,____ _____。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语积累
(一)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 2、亭午/夜分 3、不见曦月
4、夏水襄陵 5、或王命急宣 6、沿溯阻绝
7、不以疾也 8、虽乘奔御风 9、素湍绿潭
10、回清倒影 11、属引凄异 12、每至晴初霜旦
(二)通假字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通 ,解释:
(三)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 自三峡其百里中 属引凄异
绝 绝巘多生怪柏 自 属
哀转久绝 自非亭午夜分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四)词类活用(词性的变化)
①乘奔御风 ②素湍绿潭 ③回清倒影 ④空谷传响
(五)古今异义
①虽乘奔御风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六)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⑧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内容探究】
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4、《三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理解性默写
①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②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
③文中侧面写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 , ,
, , 。
④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⑤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
⑥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⑦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拓展延伸】
1、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
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语句。
理由① 原句:
理由② 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