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7 15:38:23

内容文字预览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3)
〖复习并导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文革”对教育事业有哪些严重冲击和破坏?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建国初期的教育。
1、背景:①新中国的成立;②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时期,1957年由毛泽东提出;人民政府的重视。③新政权刚建立并不稳固,要彻底改造旧中国教育的双半性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体措施及作用:
⑴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A、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
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
作用: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⑵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A、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
作用: 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
作用: 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3、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革时间的教育
1、冲击:①红卫兵大串连;②停止招生;③上山下乡运动
2、附:千万知青上山下乡始末 3、“教育革命”:领导体制;教育体制;高等学校招生体制
4、影响:“文革”十年,教育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三中全会后教育的蓬勃发展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2、措施:
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战略思想)-----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A、原因: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
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B、内容: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C、意义:“科教兴国”战略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化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⑵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三个面向”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年,邓小平提出)
⑶依法治教: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到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3、新时期的教育成就: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立法;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教育实行普教和职教并举,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人教育成绩显著;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九十年代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4、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原因: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对教育界进行了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③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国家把教育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④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的推动。
5、答案提示:
⑴“文革”前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彻底改造旧教育体制,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新型的人民教育制度,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文革”后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发展现代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科技人材。
⑵从内容上看,“文革”前教育的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属于起步阶段,“文革”后教育的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更为科学合理,“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更显示当前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文革”后教育发展方针的日趋成熟。
6、科教举国战略:
⑴提出背景:
①“文革”结束,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②恢复高考及教师地位的提高。
③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④十三大后,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⑤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⑵主要内容:
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
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⑶意义:
①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小结〗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文革十年教育事业遭到重大打击,教育质量大幅下降,民族文化素质下降。进入新时期确立包括拨乱反正、三个面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及教育立法等有力措施,使教育事业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2、分析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⑴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⑵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⑶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自我测评]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意义?
⑴提出背景:①“文革”结束教育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恢复及教师地位的提高。
②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⑵主要内容: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
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⑶历史意义:①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3)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2.“文革”对教育事业有哪些严重冲击和破坏。
3.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结现代中国发展的历程,认识“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课时] 一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 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课堂设计]
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打出课标要求,然后指出,新中国的教育走过了曲折道路,改革开放后迎来新的大发展时期,以此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2.内容(措施、方针)
(1)过渡时期(序幕):制度与扫盲
①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A、《共同纲领》对文化教育方针的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对旧教育的彻底改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建立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C、积极改革学制:完成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②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开展扫盲和识字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方针与探索
①教育性质的确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定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性质。
②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全面教育方针
A、内容:“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书上74页。)
B、作用:是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③刘少奇的倡导
A、进行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探索。
B、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3.“文革”前十七年的教育成就
(1)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十年教育“浩劫”)
1.“文革”对教育的破坏
(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得到了锻炼,作出了贡献,暂时缓解了社会问题;但使大批知识青年失去在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断层,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
(2)“教育革命”在全国展开
①学校领导体制:大中学校由“工宣队”管理;农村学校归贫下中农管理。
②教学体制:“开门办学”。
③扭曲高校招生制度:各地纷纷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废除升学考试制度。
2.影响
“文革”使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一个时期内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
1.原因
(1)“文革”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使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新生。
(2)恢复高考(1977年12月)
(3)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提高教师地位。
(4)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提出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
(5)“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995年)
①提出: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主要内容: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③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成就
(1)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2)各类教育跨上新台阶:
①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②中等教育普教、职教并举;③成人教育成绩显著;④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合作探究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61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方针
材料二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请回答:
(1)请简要比较两个不同时期教育方针有何相同的地方。
(2)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出了哪些改动?请分析改动的原因。
答案:
(1)相同: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2)改动:1961年的教育方针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995年教育方针则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原因:吸取了“左”倾错误的教训;将“劳动者”改为“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是为了表述更加规范。
[合作探究之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政府……提供方针政策以保证城乡劳动者子女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材料二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是怎样保证工农子女受教育机会的?
(2)材料二的颁布,对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
(2)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使中国基础教育在短期内取得大的成就。
[小结及板书设计](右图)
[课堂训练]
1.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会议是
A.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旧教育制度的改造措施不包括
A.创建人民教育制度 B.收回教育主权 C.改革学制 D.实行义务教育
3.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
4.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制定新的教育方针 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性质确定下来的是
A.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为人民服务》
6.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向科学进军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8.下列中国教育法规中属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的有
①《教师法》②《民办教育促进法》③《教育法》
④《职业教育法》⑤《高等教育法》⑥《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答案:1.D 2.D 3.D 4.A 5.B 6.D 7.A 8.A
[教后记]
本节内容高考涉及不多,偶尔有一两道选择题,考查内容多为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的发展状况。为加强史实记忆,适当多给些选择题让学生训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3)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
②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手段,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2)教学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3)教学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4)教学建议
①“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一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开基创业17年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资料回放,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政府在所有学校进行的一系列做法。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新中国17年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②“‘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一目,这一目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较多,可以事先让学生搜罗充分的信息资料,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文革期间教育受到极大破坏,你有没有资料可以拿出来讲一讲(比如,看过的历史材料,自己家的老一辈讲过的或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具体的经过只需要依据教材阐述即可,在阐述时,可以借助一些图片、文字或影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③“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补充资料重点讲解邓小平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大战略措施。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资料或是从报刊新闻介绍中了解到的信息,启发思维,引起求知的兴趣。例如:河北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学生做根雕、山东平度山区的希望小学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图片展示等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本课内容放映一些我国教育成就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增强直观性。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电影《高考1977》片断: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教育事业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有哪些经验教训?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导入二:
请听歌曲《小芳》:
流行歌曲《小芳》在1992年唱响大江南北,其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李春波顿时窜红,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它讲述了一个下乡插队的男知青“我”与当地的姑娘小芳相恋,后来为了返城,又毅然将其抛弃的爱情故事。字里行间表露出多年后,“我”的愧疚之心和胸口“朱砂痣”隐隐作痛之情,感动着每一个曾经沧海桑田的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他们上山下乡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导入三:
上图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我要上学”的照片。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的“希望工程”,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1992年4月15日,该题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由此揭开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人民大众的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会议是
A.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旧教育制度的改造措施不包括
A.创建人民教育制度 B.收回教育主权 C.改革学制 D.实行义务教育
3.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
4.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制定新的教育方针 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性质确定下来的是
A.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为人民服务》
6.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向科学进军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8.下列中国教育法规中属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的有
①《教师法》②《民办教育促进法》③《教育法》
④《职业教育法》⑤《高等教育法》⑥《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61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方针
材料二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请回答:
(1)请简要比较两个不同时期教育方针有何相同的地方。
(2)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出了哪些改动?请分析改动的原因。
答案:
(1)相同: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2)改动:1961年的教育方针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995年教育方针则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原因:吸取了“左”倾错误的教训;将“劳动者”改为“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是为了表述更加规范。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政府……提供方针政策以保证城乡劳动者子女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材料二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是怎样保证工农子女受教育机会的?
(2)材料二的颁布,对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
(2)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使中国基础教育在短期内取得大的成就。
答案:1.D 2.D 3.D 4.A 5.B 6.D 7.A 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