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神经调节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神经调节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24 15: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神经调节
一、选择题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收看在线课程,这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听课笔记的过程属于每个同学都会的简单反射
B.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
C.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D.在线学习时,分别在视网膜和耳蜗上形成视觉和听觉
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
C.大脑皮层之所以称为生命中枢是因为存在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3.以下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 B.番茄茎会背地生长
C.衣藻向光照充足的地方游动 D.婴儿因饥饿而哭泣
4.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如果代表手部皮内的感受器,那么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 B.
C. D.
5.2019年3月4日,从北京飞往洛杉矶的CA983航班经过俄罗斯上空时,机组人员突然发现了货舱的火警信息后,迫降在罗斯阿纳德尔机场,乘客们连外套都来不及穿,就从应急滑梯滑下逃生,并在冰天雪地里相拥取暖,在该事件中(  )
A.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吸气时胸腔体积变小
B.低温使人体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
C.机组人员从发现火警信息到迫降一系列行为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D.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受寒冷刺激,乘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6.如图是神经系统结构层次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②是神经组织,具有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C.④是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D.③是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7.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大脑、小脑、脊髓、神经 B.脑、脊髓
C.脑和脊髓及其发出的神经 D.大脑、小脑、脑干
8.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迎风流泪 B.画饼充饥 C.望梅止渴 D.谈虎色变
9.如图是某同学手被针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此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为54321
B.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先感觉到痛然后再缩手
D.若因意外事故,图中4受到损伤,则该同学既不会感觉到痛又不会缩手
10.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接受刺激 B.产生兴奋
C.传导兴奋 D.包括以上三项
1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脊髓能把大脑所发出的“指令”传到给所支配的器官
C.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脊髓
D.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
12.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3.某人在一次事故中,脑干出现损伤,其余正常。可能给他带来的问题是( )
A.呼吸困难 B.站立不稳 C.不能思考问题 D.不能说话
14.某人因车祸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肢体失去感觉,但肌肉能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射弧中,效应器受损 B.在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受损
C.在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受损 D.在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受损
1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脑构成了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B.谈虎色变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C.某人车祸中损伤脊髓灰质,此人不小心被针扎后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起立问候老师,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二、填空题
16.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仍置若罔闻,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1中的____(填序号)造成的。
(2)“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闯红灯”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
(3)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2中的____(填序号)。
17.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叫________,它包括五个环节,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
(2)该人的手被蔷薇刺伤后,当再次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没碰到刺就立刻缩手,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它能控制________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18.概念框架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根据如图表示的概念框架图,若甲表示脑,乙表示大脑,丙表示小脑,则丁表示________;某人酒后站立不稳,动作不协调,被酒精麻痹的部位是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详解】
A.做听课笔记的过程由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复杂反射,错误。
B.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错误。
C.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正确。
D.在线学习时,分别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中形成视觉和听觉,错误。
故选C。
2.B
【分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详解】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B正确。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含有多种神经中枢,但是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位于脑干中,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D错误。
故选B。
3.D
【分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
【详解】
A.含羞草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合拢”是植物是应激性,不属于反射,A不符合题意。
B.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B不符合题意。
C.衣藻向光照充足的地方游动,没有神经系统参与,属于应激性,不属于反射活动,C不符合题意。
D.婴儿因饥饿而啼哭,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有神经系统参与,属于简单反射,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M感受器、N传入神经、O神经中枢、P传出神经和Q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M感受器→N传入神经→O神经中枢→P传出神经→Q效应器。
故选A。
5.B
【详解】
A.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腔体积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低温环境,人体需要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故B符合题意;
C.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分析】
图中①是神经细胞,②是神经组织,③是脑,④是神经系统。
【详解】
A.①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②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B正确。
C.④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C错误。
D.③是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大脑皮层里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C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详解】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
8.A
【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详解】
迎风流泪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9.B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详解】
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所以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1→2→3→4→5,故A错误。
B.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反射,故B正确。
C.某同学的手被针扎,手指头上的感受器感受了针的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引起缩手反射,同时神经冲动传到脊髓时有一部分沿着脊髓里的白质上行传导大脑里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痛觉,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传导路线比缩手反射的长,所以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先缩手然后感到痛,故C错误。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图中的4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神经冲动能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感觉到痛,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类型及特点。
10.D
【分析】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据此解答。
【详解】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故选D。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1.C
【分析】
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故A正确。
B.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所以脊髓能把大脑所发出的“指令”传导给所支配的器官,故B正确。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故C错误。
D.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理解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的结构特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C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
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
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这条反射弧无法完成反射,但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这条反射弧还能完成反射,肌肉还是能收缩的,C错误;
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点睛】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3.A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脑干受到损伤后,会使他呼吸困难。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脑的结构及其功能,明确大脑、小脑及脑干的结构及功能即能正确答题。
14.C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再传入大脑皮层产生感觉。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某人因车祸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肢体失去感觉,但肌肉能运动,传入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更不能通过上下行传导束在大脑感觉中枢形成感觉;但可以直接刺激肌肉,引起肌肉运动。因为效应器虽然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失去了感觉,但能运动。
故选C。
【点睛】
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神经传导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5.B
【分析】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详解】
A.中枢神经主要由脑和脊髓构成,故A错误。
B.谈虎色变涉及了人体特有的语言中枢,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故B正确。
C.某人车祸中损伤脊髓灰质,破坏了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所以此人不小心被针扎后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没有感觉,故C错误。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起立问候老师,这个反射是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6.②①③ 条件反射 2或4
【分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图一中: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二中:1感受器、2效应器、3传入神经、4传出神经,5神经中枢。
【详解】
(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走路不稳是②小脑被麻醉、神志不清是①大脑被麻醉,呼吸急促是③脑干被麻醉。
(2)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是对“红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由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某人被刺激后感觉但是没有缩手,表明1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3传入神经传到5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但不能产生运动,表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可能是4传出神经或2效应器受损。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7.反射弧 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条件 脊髓
【分析】
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图中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A灰质,B白质。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
【详解】
(1)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某人手指被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为: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2)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的躲避,是在前一次被针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3)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说明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它能控制大脑皮层以下脊髓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点睛】
重点理解和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8.脑干 小脑
【分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详解】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若甲表示脑,乙表示大脑,丙表示小脑,则丁表示脑干。大脑里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小脑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某人酒后站立不稳,动作不协调,被酒精麻痹的部位是小脑。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脑的功能,即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