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2)(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2)(1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24 09: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显微镜的使用
探索生命的器具
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3、能独立使用显微镜, 将标本移到视野中央,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方法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左手托 右手握 略偏左
安完目镜安物镜
二、对光
低倍镜 左眼看 右眼睁 转反光
(注意: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而光线较弱时则用凹面镜)
三、观察
压标本 看物镜 下镜筒
左眼看 右眼睁 上镜筒
讨论
1、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为什么要从一侧注视下降的位置?
2、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与“标本”上的比较,方向有什么不同?
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吗?
放回显微镜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放回原处。
这一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说一说:
1. 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 字样,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 )
A. 5倍 B. 45倍 C. 50倍 D. 225倍
2. 把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字是( )
A. b B. p C. d D. q
3. 为使视中物像更加清晰,再略微转动(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反光镜 D. 遮光器
4. 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端 ,一手握 。
5. 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想一想

D
D
B
镜座
镜臂
物镜
了解: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最早的显微镜是荷兰眼睛商1600年前后制造的,它结构简单,只能观察一些小昆虫,有人称它为“跳蚤镜”。这是最初的光学显微镜。
半个多世纪后,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罗伯特·虎克发明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细胞
20世纪30年代,人类研究出了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线来观察物体细胞结构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
显微镜不仅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在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其它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我国制造的电子显微镜
电镜下的花粉粒(放大1400倍)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