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两只
蝴蝶
制作人:语文佳
莲说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动物学家抓了两只蝴蝶,想做成标本。由于临时有急事,就暂时把它们关在瓶子里。
第二天早上,动物学家拿起瓶子一看,一只已经死了,另一只则静静地伏在那儿,一动不动。当他打开瓶盖时,“呼”的一声,那只静止的蝴蝶忽然飞了出去,逃之天天。
经过仔细分析,动物学家得出一个结论:面对同样的处境,两只蝴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那只死了的蝴蝶是由于乱冲乱撞,终于耗完精力,一命呜呼。而那只最后活着逃走的蝴蝶则完全不同。
如果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做呢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人生以很大启示。请联系自身实际与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则寓言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
审题具体方法:由果推因法。
第一步,确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第二步,对主要角色进行褒贬判断。(可褒可贬可辩证)
第三步,找出主要角色行为的结果。
第四步,由果推因,找出进行行为结果的原因。
分别将原因与结果联系起来;
从材料综合角度
寓言故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立意
角度
寓言故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由果推因法
第一步,确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材料主要涉及的对象为“两只蝴蝶”:
蝴蝶一(死了):
蝴蝶二(逃之夭夭):
寓言故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由果推因法
第二步,对主要角色进行褒贬判断。(可褒可贬可辩证)
蝴蝶一:
蝴蝶二:
贬
褒
寓言故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由果推因法
第三步,找出主要角色行为的结果。
蝴蝶一:
蝴蝶二:
死了
逃之夭夭
寓言故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由果推因法
第四步,由果推因,找出进行行为结果的原因。
蝴蝶一:
蝴蝶二:
乱冲乱撞,终于耗完精力
它静静地伏在那儿,
一动不动
立意角度
一、分别将原因与结果联系起来;
蝴蝶一:乱冲乱撞,终于耗完精力=一命呜呼
蝴蝶二:它静静地伏在那儿,一动不动=逃之夭夭
生活不可盲目、正确面对自己的感性认知等。
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来临;保持冷静,认清形势;善于观察环境;保持理性,走好人生路等。
立意角度
注意:在写作时,论证要有理有据,思维要拓展,可以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来谈,会更显力度、格局、高度。
二、从材料综合角度:
人生要有方向,不可乱冲乱撞;具体情况要具体应对;破解人生困境,需要智慧力量;摒弃感性,保有理性;等等。
优秀标题1:《困境不慌张,方可见曙光》
优秀标题2:《理性思考,勇破困境》
优秀标题3:《身处绝境,逆风飞翔》
优秀标题4:《冷静判时势,沉着定乾坤》
优秀标题5:《困境如山,心镜如水》
优秀标题6:《蛰伏于逆境,翱翔于九天》
考场高分作文1
考场高分作文2
考场高分作文3
考场高分作文4
评分标准
一类文54~60分
二类文48~53分
三类文42~47分
四类文36~41分
五类文35分及以下
评分标准
二类及以上(48-60)
立意参考:处变不惊、临危不乱,面对困境保持冷静和理性。三类(42-47)
立意参考:
①抛开处境,只谈冷静理性。(只抓住一个侧面)
②养精蓄锐;静待时机;认清形势;善于观察。(只抓住外在行为表现)
③有方向;有智慧。(太空太大)
四类(36-41)
立意参考:偏离题意,从材料中来,但是对材料理解错误,例如:谈机遇、戒骄戒躁、困难不是坏事、在逆境中成长。
补充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等扣分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2
4
5
6
偏题现象:脱离逆境,单纯写思考、静心、时机等
泛泛写个人经历
编故事、小说等
字数不够
1
跑题现象:乐观、奋斗、拼搏、选择等
3
扩写两只蝴蝶的故事
7
不写题目
8
卷面较乱
出现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感谢
制作人:语文佳
莲说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