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4 14: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 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是(  )
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 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
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 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
4.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S1=S2 B.S1<S2 C.h1>h2 D.h1=h2
5.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
A. 验钞机 B. 夜视仪 C. 荧光灯 D. 三棱镜
6.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相关的现象的是(  )
A. 一叶障目 B. 镜花水月 C. 立竿见影 D. 海市蜃楼
7.年轻的父母经常让孩子到太阳底下进行短时间的照射,这里的科学道理是因为( )
A. 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B.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 红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D. 红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8.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凹凸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面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把VCD光盘放在阳光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着光盘能看到自己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 人对着光盘能看到自己的像,是凹凸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
C.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其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 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 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 m   B.1.4 m   C.0.6 m   D.2.6 m
10.如图所示,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
A. ∠1 B. ∠2 C. ∠3 D. ∠4
1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
A.30°、30° B.60°、60°
C.30°、60° D.60°、30°
12.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面镜像变大
C.假设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形成40°角;而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和水平线形成70°角,则θ=70°
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13.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大熊猫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
14.检测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 m  B.5 m
C.4 m  D.6 m
1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SO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中,折射角为32°,玻璃砖的CD面上镀有不透明的反光金属薄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线经CD面反射后循原路返回
B. 光线经CD面反射后从AB面上发生全反射
C. 光线经CD面反射后从AB面射出,折射角为45°
D. 光线经CD面从AB面射出,折射角为3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6.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____ .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屏上只呈现 ______ 色光.
17.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 时,反射角为   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90 时,入射角为    度;当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是   度。
18.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适当的    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白布做成的,因为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9.如图所示,身高1.6 m的小红站在平面镜前1 m处,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_m,她与镜中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由图可知,镜中的像与物体_________颠倒,_________不变.(选填“上下”或“左右”)
20.将红、蓝两种色光照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颜色;将红、蓝两种颜料涂在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颜色。这说明颜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情况______(选填“相同”、“不相同”),这是用______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画图题(每题3分,共9分)
21.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右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22.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24题6分,25题9分, 共15分 )
24.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3)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做法是为了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案: (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答案
1.C
2.A
3.C
4.D
5.B
6.D
7.A
8.D
9.C
10.B
11.B
12.C
13.D
14.B
15.C
16.色散 蓝
17.60 450 00
18.色散 紫外线 各种
19.1.6 2 左右 上下
20.品红 紫 不相同 对比(或比较)
21.略 22略 23略
24(1)位置 (2)虚(或“正立等大虚”)(3)10
25.更好的显示光路 反射 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零 是 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