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数 学
人教版 六年级上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六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堂目标
知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熟练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复习导入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20+120 927-63÷7
81+57+284 11×(81÷9)
新知探究
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2
1
m
5
4
m
( + )×2
2
1
5
4
×2+ ×2
2
1
5
4
方法 :
方法 :
× 2
=
10
13
1 +
=
5
8
答:做这个画框需要 米的木条。
5
13
5
13
=
(m)
=
5
13
(m)
巩固练习
1. 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 - 3 × = 2 × =
+ × = × =
×
×
5 - 3 × =
9
7
5 - 3 × = 5 - =
3
8
3
7
3
1
9
7
×
=
=
11
4
+
11
2
6
11
×
11
4
+
11
2
6
11
1
3
1
1
11
4
+
3
1
=
33
23
2. 计算下面各题。
× + 1
- ×
- ×
×
=
3
1
5
3
1
1
+ 1
=
5
1
+ 1
=
1
5
1
-
63
25
=
7
5
63
20
=
5
1
=
×
1
3
1 -
7
5
25
21
=
1 -
5
3
=
5
2
巩固练习
2. 计算下面各题。
+ ×
1
1
=
×
1
1
+
4
5
5
4
2
1
=
1
2
1
×( - )
×
3
13
=
6
1
18
13
=
× 7 +
+
8
3
=
8
49
8
52
=
2
13
2
13
=
巩固练习
3. 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
m
m
m
m
m
×
×
9
4
2
1
4
3
6
1
=
(m2)
=
× ÷2
( + )
9
8
3
2
18
11
2
1
(m2)
巩固练习
4. 剪一朵花要用 张纸。他们一共用了多少张纸?
我剪了9朵。
我剪了11朵。
=5
×
(9+11)
4
1
(张)
答:他们一共用了 5 张纸。
巩固练习
5. 一个长方形桌面,长 m,宽 m。一个正方形桌
面,面积是 m2。长方形桌面的面积比正方形桌
面的面积少多少平方米?
=
×
-
4
5
5
3
10
9
20
3
(m2)
答:长方形桌面的面积比正方形桌面的面积少 平方米。
20
3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
第六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与旧知联系,教学中,加强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生学习新课清除障碍,使学生在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后,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加、乘减运算。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及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1.激活经验。
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20+120 927-63÷7 81+57+284 11×(81÷9)
学生基本上能够口答,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导入新课。
师:现在我们学习了分数,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新课前回顾旧知识,激活学生关于整数混合运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教科书P8例6。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师:你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画框长m,宽m;求“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画框的周长。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
学生可能列出三种算式:
师:你能结合题意说说每一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分别是什么吗
同桌之间先相互说一说,再指名汇报,要求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算式①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求的是画框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乘2就是画框的周长。算式②先分别算出两条长和两条宽的长度,即先算×2和×2,再算加法求和,即画框的周长。算式③依次把两条长和两条宽的长度加起来求周长,即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有道理,现在你们知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了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师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板书)
4.动手计算,对比小结。
(1)指名板演算式①和算式②,其余学生动手在教科书P9计算这两道算式。
(2)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哪一道算式计算更简便?
师小结: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算式②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借助求长方形的周长这一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观察、计算,初步感知分数混合运算可以简便计算,为后面学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打好基础。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1.课件出示习题。
(1) + × (2)( + )×
指名学生汇报。
2.课件展示教科书P10“练习二”第5题。
(1)学生自主判断对错,并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第2小题的数据特点很容易让学生朝着“容易计算”的错误方向去计算,需要教师及时提醒。
3.课件展示教科书P10“练习二”第6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抓住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进行辨析。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4.课件展示教科书P11“练习二”第7题。
(1)指名说说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学生自主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由于学生只学过“底×高÷2”和“(上底+下底)×高÷2”的面积计算形式,对于×÷2和( + )× ÷2的计算可能有困难,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3)集体交流订正。
5.课件展示教科书P11“练习二”第8题。
(1)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2)指名汇报,说清楚解题思路。
预设1:先求出两人分别用了多少张纸,再相加,即×9+×11=5(张)。
预设2:先求出两人一共剪了多少朵花,再求剪这些花一共用多少张纸,即×(9+11)=5(张)。
6.课件展示教科书P11“练习二”第9题。
(1)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熟练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教师不讲、学生也会的部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主解决“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练习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都得到激发,课堂气氛活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