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
授课年段: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欣赏国宝图片、观察纸盒实物、分析经过加工的纸盒教具等方式,凸显本课的视觉性。通过连连看、试一试、小组合作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增强本科学习的愉悦性。
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对折、剪、贴、画等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纸盒的基本构造,以及纸盒怎样从平面到立体的制作过程少有研究。能否把纸盒拆开、反折并变成新形象,对他们有一定难度,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组合,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空间想象力,但过程其乐无穷。
教学过程
课题 会变的盒子 内容 运用综合技法把纸盒变成新形象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盒子的特点和基本构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运用综合技法把纸盒变成新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教学重点 了解、改变盒子的构造,并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教学难点 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引导。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盒子、示范作品等。
学生 各种废旧纸盒、剪刀、彩笔、双面胶等。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中研讨,体验探究(连一连)——自主探究,了解结构(“闯三关”)——教师示范,师生互动——发挥想象,实践创作——展示收获,评价整合——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准备工具。 为学习创作做好准备。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师: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纸盒。 师(把纸盒拆开展平):大家再看,现在这个盒子变成了什么? 师:看,一个立体的盒子,拆开后就变成了一张平面的纸。其实如果我们巧妙的运用一些技法,盒子还可以千变万化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盒子还会怎么变化?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盒子》 板书——《会变的盒子》 2. 师:请大家齐读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了解盒子的特点和基本构造。 ②.通过自主探究,运用综合技法把纸盒变成新形象。 ③.培养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学生参与互动。 生:一张纸。 学生读目标。 通过教师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纸盒的变化,引出本课课题。 导出课题。 了解教学目标。
课中研讨 体验探究 1.探究特点。 师: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盒子都有哪些特点呢? 板书:特点 课件出示不同材料的盒子。 师:大家看,刚才老师拿的是纸盒,这里还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板书——“材料多样” 盒子都有哪些形状? 板书——“造型丰富” 盒子各有什么用途? 板书——“用途广泛” 师生共同齐读,归纳总结盒子的三个特点。 2、连连看: 看三件中国古代的传世佳作,仔细观察它们的特点。 依次出示三件盒子的细节并解说。 做连连看,这三句描述分别是形容哪个盒子的?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依次回答。 学生思考,连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了解各种盒子的特点,意在设疑引路,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初步认识盒子。
自主探究 了解结构 纸盒是怎样从一张纸变成一个盒子的? 小组竞赛——“闯三关”: 1、变一变: 不拆开纸盒,在半分钟时间内,迅速把你们的盒子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一组学生回答。 2、拆一拆: 在一分钟时间内,迅速拆开你们的盒子,看盒子会变成什么样? 3、折一折: 迅速把盒子反折,看哪组折的最快! 学生自主探究盒子的结构。 学生展示。 通过小组竞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盒子结构,调动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作兴趣,为实践环节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教师示范 师生互动 1、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体的小纸盒,我想把它变成一个纸盒娃娃,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纸盒娃娃的制作! 播放纸盒娃娃示范视频。 教师出示范例作品。 看,它不但美观,还可以用来装粉笔。” 一起来归纳纸盒娃娃的制作步骤——出示图示,师生共同归纳步骤。 教师出示打乱的步骤,学生依次选择。 板书——步骤:拆,画,涂,剪,粘。 大家看,老师还用这种方法,把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三个面变成了一头可爱的小象。现在,谁能上来帮老师迅速把它反折成一个纸盒? 学生反折粘贴。 学生粘贴时,教师出示课件:盒子的交接处有什么作用? 用来粘贴。 小象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我吗?” 3、综合运用各种技法,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出示学生纸盒作品, 出示教材中的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归纳。 学生观察、互动。 教师示范,突破难点,同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盒子进行不同的设计。 师生互动,突破教学难点,为创作打基础。 师生共同操作,解决教学难点,掌握挖剪和将连接处进行粘贴的方法. 欣赏作品,开拓视野。
发挥想象 实践创作 艺术实践: 师:看到这里,大家想不想也来把自己的盒子变成全新的形象? 小组讨论,你们组准备把纸盒设计成什么形象? 2、师:布置任务——“纸盒变变变” 要求: ①小组合作,将纸盒设计成新的形象。 ②用剪、拆、画、贴等方法,把盒子变的美观、新颖。 时间15分钟,现在开始! 教师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学生小组合作,艺术实践。 培养学生创造力,运用综合技法进行设计,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展示收获, 评价整合。 提出评价标准。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学生向大家解说自己的作品。 学生互评。 交流评价,提高欣赏及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拓展, 开阔思维。 今天我们学会了把废旧盒子变成新形象,不但锻炼了创作能力,还避免了废旧纸盒的浪费。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材料都可以通过再利用来进行改造,大家看——(欣赏其他废旧材料做的作品。)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再创造,成为一个环保小卫士!好吗? 学生欣赏、互动。 延伸课题,开拓眼界。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废旧物品的环保理念。
板书设计 《会变的盒子》 特点:材料多样 教师作品范例: 造型丰富 纸盒娃娃 用途广泛 小象 步骤:拆、画、涂、剪、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