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对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个认识中由于视觉的问题存在一个误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教学中,要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学生易受到错误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正确的了解镜中像和物体关系,特别是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不能正确理解。在探究实验中让学生通过观察镜中像和放在镜子后与物体大小相同的物体重合了,来体验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其次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现象,在讲解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可向学生解释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与习惯。
三、设计思想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习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获得答案。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问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
难点: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六、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等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讨论.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水中的倒影、铜镜、镜子等图片,引入平面镜以及物与像的概念。
播放《照镜子》小品
提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新课教学
1、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及观看的小品充份想象)
【学生猜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
①我们怎样确定像的位置?
②如何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③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现场演示】找A学生站在穿衣镜前,请B学生测量A到镜面的距离以及像到镜面的距离,引发矛盾:像到镜面的距离无法测量。
教师提问:如何测出像到镜面的距离?
学生回答:找一个相同的C同学替代A同学的像,测B同学到镜面的距离。
请出C同学站在镜后
教师提问:看得见镜后的C吗?
学生回答:看不见
教师提问:那有什么办法即可以看见A在镜中的像,又可以看见在镜后替代A的C同学?
学生讨论回答: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A字替代)、玻璃板、铅笔、刻度尺、白纸
(3)实验步骤: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2)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在白纸上,用笔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在玻璃板前放置一个A字,把另一个完全相同的A字放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像的位置,使它与像完全重合;
(4)用笔记录物体与像的位置,过这两个点做镜面的垂线,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5)移动玻璃板前A字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个相同的A字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个相同的A字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2.平面镜成像原理
人眼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由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引起了视神经的感觉,并不是光从眼睛发射向物体的。
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点燃的蜡烛上P点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PA、P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E1A、E2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P′点,人就会感到P′点是一个“发光点”,而P′点就是P点的虚像。同理,蜡烛上的其他点也都能在平面镜内产生对应的虚像点,它们共同组成了蜡烛的虚像。因此,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发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改变光路:潜望镜、塔式太阳能等
(2)成像:水中的倒影、照镜子。
八、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九、布置作业 :
十、板书设计:
1、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与像的大小相等
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物与像左右相反
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