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中篮球胸前双手传接球为教学内容为参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服从指挥能力及终生体育意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验运动快乐,增强自信心,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分析:
本课是水平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三年级学生的专项技术课,在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三年级学生对篮球有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该班学生非常喜欢体育活动,同学间关系融洽,身体素质好,但个体差异大,比如女生对传接球的能力要比男生弱一点,应降低难度进行练习。本班学生思维活跃,纪律好,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篮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充足的信心,为本课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进一步要求传球准确到位,让70%的学生能够做到传接球准确到位。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协调性。
3、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主动学习,敢于展示自己,树立自信。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集体主义及团队精神。
五、教学内容:
1.双手胸前传接球重点:进一步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
2.双手胸前传接球难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组织教学:
1.本课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2.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3.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
教材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进一步要求传球准确到位,让70%的学生能够做到传接球准确到位。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协调性。 3、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主动学习,敢于展示自己,树立自信。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集体主义及团队精神。
课序 教学 内容 时间 教 学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与 要 求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2′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体委整队,清点、汇报班级人数 2、师生问好 3、听清课的内容及要求 4、见习生随堂听课 学生呈四列横队集合
准备部分 准备活动 5′ 1、组织学生听音乐绕篮球产运球跑 2、师领做徒手操 1、运球热身跑 2、看老师示范讲解,跟做徒手操 组织(体操队行): AAAAAAAAA AAAAAAAAA AAAAAAAAA AAAAAAAAA
基本部分 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性的练习 20′ 1、师引导生做球性联系 头、腰部绕球 左右拨球 腿部绕“8”字 2、教师帮助回忆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 3、提问:怎样才能将篮球准确安全地传到同学手中呢?并且提示学生在练习时观察体会;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准确到位的传球。 5、教师与学生总结练习体会,教师再次示范 6、练习方法: (1)穿越呼啦圈传接球 (2)两人一组传接球 7、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动作及时进行纠正 8、择优示范,适当鼓励和表扬 1、进行各种球性练习 2、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并回忆双手胸前传接球基本动作; 3、带疑练习,试图在练习中找到答案; 4、学生积极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5、积极自述练习体会 6、观察对比教师和同学示范 7、练习中相互交流体会动作技术,思考感悟传球准确性的正确动作 8、总结结果: ① 强调对传球落点的控制 ② 对传球线路的加强 1、组织(体操队行): AAAAAAAAA AAAAAAAAA AAAAAAAAA AAAAAAAAA 2、方法: 两人一组到指定场地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要求在掌握好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要准确的传到队友的胸前。 要求: 积极参与 大胆练习 2、穿越呼啦圈传接球:四人一组,两人拿呼啦圈,其余两人通过穿越呼啦圈进行传接球练习,完成对传球线路和落点的控制; 3、加强难度进行二人一组的连续多次不掉球的传接球练习。
结束部分 整理放松 3′ 一、整理放松 集合整队,组织学生放松 二、小结与评价 三、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1、集合整队,上肢拉伸放松 2、学生自评、互评本次课活动情况 3、师生再见,组织回收器材 组织(体操队行): AAAAAAAAA AAAAAAAAA AAAAAAAAA AAAAAAAAA 1、积极拉伸,放松练习 2、互评,大胆点评,力求共同进步
场地与器材 篮球场一块, 篮球人手1个、呼啦圈10个、标志杆10根 强度与密度 预计心率:120次∕秒左右 练习密度: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