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学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
[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把握文章结构;??2.按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概括要点;?3.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学习重点,难点]1.疏通字词,读懂文章大意?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方法]?诵读,研讨质疑,联系实际?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案 探讨案) ?(一)演讲稿?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演讲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演讲稿具有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等三个特点。?(二)作者简介?蔡元培(1868—1940)。现代教育家,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以一个曾得意仕途的清季翰林,转变成为真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蔡元培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语)。? (三)演说背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当时社会上曾流传“两院一堂”之说,即京城中逛八大胡同妓院者,以参众两院及京师大学堂中之人为最,这实乃北大之耻辱。确实,一些教师满身透着官僚习气,在学术上却无所成就。而不少学生上大学最为混个学历,以便将来谋个官位,根本无心读书做学问。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曾表示:“觉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在此后北大每年的开学典礼上,他都反复阐述这一宗旨:“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1918年)“本校的宗旨,就是为求学问而求学问。”(1922年)确实,一所大学的学风不是空洞的,一所大学的传统也不是抽象的,它总要由许多具体的东西来体现。正是这些,缔造了北大的光荣传统,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是蔡元培先生,把一个旧营垒下的北京大学,转变为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大何幸!中国何幸!?
(四)积累词语?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肄( )业??弭( )谤??冶( )游????塞( )责??贻( )误?
?砥砺( )( )???鲜( )不为流俗所染??卓( )绝??力矫颓( )俗
??轻侮( )??庶( )于道德无亏??相勖( )????訾詈( )?
?能裨( )实用???会晤( )?商榷( )
?2,给下面的词语释义?时阅数载( )? 长斯校( )? 肄业( )?
?指摘( )?? ? 干禄( )???? ?提携( )???????
姑不具论( )??弭谤( )???宗旨既乖( )??????
?冶游 ( )??塞责( )???当轴( )?砥砺( )????
力矫( )颓俗???庶( )于道德无亏?????相勖( )???????
訾詈( )? 店肆( )???????详悉( )?
能裨( )实用???? 旁稽( )博采????无虞( )缺乏?
会晤( )? 商榷( )
?(五)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2.从文中看,当时的北京大学主要存在些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蔡校长相应地采取了哪些措施?(尽量提取原文语句概括)?
3、在演说中,为什么要把“抱定宗旨”放在首位?
4、蔡先生提出的三点希望围绕着一个怎样的核心?
(六)研究探讨1.蔡元培被誉为北大历史上最成功的校长,是“北大永远的校长”,?通过这篇演讲稿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被北大的学生、老师如此推崇?从文中看主要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