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根据特性认识密度的概念
3.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换算
说说这两张照片的不同点!
疏密程度不同
一、比较物质的疏密
不同的物体,其物质的分布也有疏密!
铝 铜
请你说说哪种物质分布更为密集?并说明理由。
铝 铜
请归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比较方法?
比较物质分布疏密的方法:
体积相同时,比较物质的质量,质量越大,物质分布越密集。
现有质量均为100g的水和酒精,哪种物质分布更密集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水
酒精
比较物质分布疏密的方法一:
体积相同时,比较物质的质量,质量越大,物质分布越密集。
比较物质分布疏密的方法二:
质量相同时,比较物质的体积,体积越小,物质分布越密集。
体积为100cm3,质量为790g。
体积为10cm3,质量为89g。
请比较哪个球的物质分布更密集?说出你的比较方法!
体积为100cm3,质量为790g。
体积为10cm3,质量为89g。
方法一:
比较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相同体积,质量越大,表示的物质分布也就更密集。
方法二:
比较它们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比值越小说明相同质量,体积越小,表示的物质分布也就更密集。
“越大越密集”这种表示方式更符合人们正常的思维习惯。
所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比较物质分布的疏密程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物质的种类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分布的密集程度也相同;
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分布的疏密程度也不同。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这种特性就是“物质的分布疏密程度”
科学中,就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密度 =
质量
体积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根据特性认识密度的概念
3.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换算
例题讲解
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A
二、密度的定义
科学中,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三、密度的公式
四、密度的单位
物质的密度 =
质量
体积
g /cm3
kg/m3
克每立方厘米
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单位的换算
7.9
2.7×103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根据特性认识密度的概念
3.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换算
例题讲解
关于密度的定义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由质量和体积共同决定
C. 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D.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
课堂小结
2.物质的疏密程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比较物质疏密的方法
体积相同时,比较物质的质量
质量相同时,比较物质的体积
3.密度的定义: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即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
物质的密度 =
质量
体积
4.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0×103㎏/m3= 1 g/cm3
谢谢观看!(共22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含义
2.能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用密度公式解释相关现象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反映了物质的疏密程度。
密度最大的固体物质是什么?为多大?
有没有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相同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它的大小受物质状态、温度、气压等影响。
一、密度的认识
注意:如果无特殊说明,同种状态的物质,密度是一定的。
(本质:疏密的不同)
密度值怎么反映物质的疏密呢?
每立方米水银的质量为13.6×103千克
水银密度:13.6×103千克/立方米,
试说出它的含义。
水的密度1.0×103千克/立方米说明什么?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铁比木头重,比较的是质量的大小,但是没有指明体积是否相等。
应该表述为:体积相同时,铁块比木头重。
有人说“铁比木头重”,这种说法正确吗?
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含义
2.能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用密度公式解释相关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质量、体积没有直接关系。
密度ρ与质量m、体积V有什么关系?
二、密度的应用
1.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例1、小明学过密度知识后,想了解一把汤勺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用天平测出汤勺的质量为31.6克,当他将汤勺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量筒的读数从25毫升增大为29毫升。试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这把汤勺可能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解:汤勺的质量m=31.6g,体积V=29cm3-25cm3=4cm3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汤勺的密度为:
查密度表可知,汤勺的密度与铁的密度相同。
答:这把汤勺可能是用铁制成的。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
可得
3.判断金属球是否为空心
例2、一只铁球质量是3kg,体积是0.5dm3,试判断此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kg/m3 )
解法一:比较密度法。
假设该铁球是实心的,计算铁球的密度。
答:铁球是空心的。
3.判断金属球是否为空心
例2、一只铁球质量是3kg,体积是0.5dm3,试判断此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kg/m3 )
解法二:比较体积法。
假设3kg的铁球是实心的,计算铁球的体积。
答:铁球是空心的。
3kg实心铁球的体积为:
3.判断金属球是否为空心
例2、一只铁球质量是3kg,体积是0.5dm3,试判断此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kg/m3 )
解法三:比较质量法。
假设0.5dm3的铁球是实心的,计算铁球的质量。
答:铁球是空心的。
0.5dm3实心铁球的质量为:
使用ρ=m/V及其变形式的注意点:
①公式中物理量应针对同一物体;
②统一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
③当题中涉及几种物质时,每个物理量应采用“角标”的方式加以区分。
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含义
2.能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用密度公式解释相关现象
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2千克,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千克,这个瓶子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酒精?(ρ酒=0.8×103kg/m3)
若这个瓶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4千克,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二、应用密度公式解释自然现象
把一瓶酸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几小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下图 ,说说酸奶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对所发生的变化作出解释。
放入冷冻室前
放入冷冻室几小时后
酸奶瓶膨胀起来。
这是因为酸奶冷冻后结冰,密度变小,且质量不变,所以体积变大。
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含义
2.能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用密度公式解释相关现象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
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反映物质的疏密,体现物质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应用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密度、质量、体积的大小
利用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谢谢观看!(共20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第三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温故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密度及测量误差分析
3.知道依据密度公式测量液体密度及测量误差分析
根据密度公式 ,说一说物质的密度和物质的质量、体积有什么关系?
物质的密度你会测量吗?
你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是怎么测量的吗?
天平
刻度尺、量筒
一、测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基本思路: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石块的密度。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石块、水、细线。
3.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填入表中;
3. 实验步骤
(3)如图甲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填入表中;
(4)如图乙所示,将待测固体用细线拴住
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填入表中;
(5)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100
20
40
60
80
mL
V1
甲
100
20
40
60
80
mL
V2
乙
石块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
ρ/g·cm-3
记录表
48
72
24
60
2.5
在实验中能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吗?
不能。
若实验中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固体上带有水,会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致使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100
20
40
60
80
mL
V2
这样测得的体积,测量结果有误差吗?
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
1.温故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密度及测量误差分析
3.知道依据密度公式测量液体密度及测量误差分析
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石块的质量是46.8 g
B. 石块的体积是18 cm3
C. 石块的密度是2.6×103 kg/m3
D. 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D
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1.测量基本思路:
(1)用天平测出盐水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盐水的密度。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盐水)
3.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盐水,读出体积为V,填入表中;
(3)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填入表中;
(4)测出烧杯加盐水后总质量为m2填入表中。
记录表
盐水的体积 V(立方厘米) 烧杯的质量 m1(克)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2 (克) 盐水的质量 m(克) 盐水的密度 ρ
(克 / 立方厘米)
1.1
40
50
94
44
盐水的密度测量过程中,哪些步骤会引起测量误差?
怎么减小误差?
先测质量?
实验改进:
倒出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测体积
1.温故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密度及测量误差分析
3.知道依据密度公式测量液体密度及测量误差分析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②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③计算煤油的密度;
④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⑤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请你选择所需要的实验步骤,并进行排序: 。
②④①③
测量
石块
和
盐水
的密度
测量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
实验操作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