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9单元 综合复习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9单元 综合复习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4 09: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单元综合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2.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 D
3.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4.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5.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S2-
C.硫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
D.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十个质子
C.甲烷是由碳、氢两个元素构成的
D.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生成物为化合物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10.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1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
12.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20℃ 40℃
水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
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达到饱和
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二、非选择题
13.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O2和吸收CO2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m2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舱内O2和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红萍利用________吸收CO2产生O2。
(2)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m2的红萍,则对照组的密闭舱内应该怎样设置?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密闭舱内18.9m2红萍产生的O2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并说明理由:________。
(4)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________循环利用。
14.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气体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填字母)
O2 KClO3固体 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 _______
_________ H2O2溶液 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 C或D
CO2 _______和_______ 常温 _______或_______
N2 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 加热 _______
(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双项选择)。
A.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
15.工业上合成 NH 3 的工艺流程可简化为:
(1)工业上制取 N2 时所用的廉价、易得的原料是_______。
(2)用焦炭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CO+H2,CO+H2OCO2+H2
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
(3)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 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将降温分离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_______。
A.充分利用原料 B.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1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甲,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最后天平是否平衡?____________。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乙,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发现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柯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如图丙,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17.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______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参 考 答 案
1-12 BCACD BCBCC CD
13.(1)光合作用 (2)只生活着2名志愿者,不放置红萍 (3)能满足,因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4)物质(或“碳—氧”)
14.(1)2KMnO4K2MnO4+MnO2+O2↑ (2)A O2 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C D B (3)BD
15.(1)空气 (2)水 (3)N2+3H2 2NH3 (4)A
16.(1)平衡 减少 (2)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 不能 气球体积变大,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增大,天平不再平衡
17.(1)3.3 (2)10 (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