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育才中学
2021秋季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词好坏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异常丰富的。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司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处“一字”指语言,“风流”指文采、风采。“不著一字”乃夸饰之辞,并非说“不用一个字”,而是说不靠语言文字的修饰就可以获得文采。这正是强调作品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尽。
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全词貌似一幅游春图,却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深刻地表达出词人的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从而创设了诗歌委婉含蓄的高远境界,让读者久久回味。
短短的一首诗词,如果能创造出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就会让诗歌产生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古人为了追求情高韵远的高品位意境,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自身所有感官,调动一切学识修养,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使大自然的万物都具有丰富的神韵美。情高韵远展示的诗风看似平淡浅近,实则典雅幽深,给人超尘脱俗之感。
诗歌的动态传神之美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永恒的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在诗词中反映出来就具有动态之美和传神之美。动态美也叫做飞动之美。唐初李峤《评诗格》中曾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中唐唐皎然继之提出“状飞动之句”(《诗议》),这就是提倡动态美。我们认为自然美有“天地秋色”之类的静态美,有“庆云从风,舒卷万状”之类的动态美。但是,意象中的景物不能是静态的,自然美不论静态或动态,当它们进入意象时,都必须“状飞动之句”,成为“气腾势飞”(《诗式》)的动态美。在古典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唐代司空图说:“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诗歌只有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使人体会到花芭开放的欢乐,鹦鹉青春的鸣叫,表现其内在的神态,才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词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古典诗词中深邃高雅的意境让诗歌从民间走进艺术殿堂,提高了诗歌的文化品位,增强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更能诱发人们去开掘诗歌蕴藏的美学意蕴。
(摘编自贾晓春《浅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境美是文学作品中景与情高度融合形成的艺术化境界,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
B.苏轼的《蝶恋花》以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很好地体现了委婉含蓄的意境美。
C.“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说不靠语言文字的修饰就可以获得文采,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追求的委婉含蓄的意境美。
D.古典诗词的动态美和传神美是意境美的具体表现,唐初李峤正是受此启发才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古典诗词的辉煌成就入手,引出了意境美这一概念,详细阐释了意境美的意义和价值。
B.文章第二、三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古典诗词追求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
C.文章第五段在论证中国古典诗词中动态美和传神美密切相关时采用了唐皎然的名句作为论据。
D.文章最后一段是总括段,再次强调意境美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多的优秀作品,取得辉煌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
B.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读者以真正的美感。
C.如果一首诗词看似平淡浅近,但实则典雅幽深,让人有超尘脱俗之感,那么它就创造出了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
D.诗歌只要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表现其内在的神态,就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网络课程备受重视,不少学校的在线课程建设规模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青年教师开设网课的比例相对较高。
在线课程的优势是任何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单元的学习,其授课效率远远高于面授方式。微课、录播、直播等各种授课形式,都通过网络,把身在异地的老师、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数以千万计的学生,通过电脑等数字化工具,开始同步或者异步在线学习。这在过去看似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事情,被疫情所逼,变成了现实。这是一次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从此以后,在线教育可能真的会变成主流教学模式。
无论人员多少、何时何地,也不管天气如何,你想学什么都可以,这就是在线教育的优势。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大量的学生同时在线学习时,给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课堂崩溃、断断续续的事情时有发生,也感到了一些带有试验、实践性的课堂,难以通过网课实施。这也是在线教育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它的痛点、劣势。
然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快”字当头,流量已经不成问题,信号传输也不再出现断续与延迟,从此再也困扰不了在线教育。另外,随着高级人工智能与仿真技术的结合,一些试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全可能在线实施、模拟。消除在线教育的痛点后,在线教育必将迎来新的发展与腾飞。
选自《在线教育的优劣势分析》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的统计,截至3月30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全球15.3亿学生停课,占在校学生的87.6%。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新情况,各国如何应对
3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文章提到,概括各国疫情之下的教育应急政策,确保“学习持续”是重点工作。所有国家都在扩大现有远程教育模式或引入远程教育模式,大多数国家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学习平台。
在几乎所有国家,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被鼓励使用APP来支持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并提供网络课程,有的也通过电视和其他媒体提供学习内容,还有的是用现有的APP来保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另外,有国家向所有的利益相关群体包括父母、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发起关于远程教育的宣传运动或宣传战略。沙特阿拉伯使用其官方Twitter账户定期发布在线学习信息。
为确保没有计算机等设备的弱势群体的在线学习机会,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中国一些地方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电脑,为学生提供移动数据包和电信补贴。法国正在努力向5%无法上网或无法使用电脑的学习者提供设备和打印作业。阿联酋设立了一条热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在美国华盛顿州,不能确保公平机会的话,学校不被鼓励提供在线学习服务。在葡葡牙,政府建议学校与邮局合作将学习材料寄送到没有网络的学生家中。
节选自4月2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疫情期间,钉钉作为一款原本只面向上班族的软件迅速被广大学生所熟知。可是很多学生对钉钉的评分可谓进行了血洗。一大波毫无事实依据的1星差评迅速拉低了应用的整体评分。
钉钉只不过把线上会议变成了线上课堂,为处在特殊时期的学生提供了继续接受教育的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根本就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然而许多的学生把对学习的厌烦,和对学校的抵触全都转化成了对平台无谓的恶意,通过评分的渠道肆意发泄。“天气不好”“午饭不好吃”“昨晚没睡好”等等无厘头的原因成为了抨击一款在特殊时期支持教育事业的软件的理由。
试问是什么样的学生会给在困难时期支持教育的平台泼冷水,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能把自己的假期看得高于一切 诚然,几乎所有人在学生时代最看重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假期的长短以及作业多不多等等,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我们真的可以把自己对十天半个月假期的渴望摆在国家发展的最核心事业之一的基础教育的前面吗
这些年来学生的各方面负担确实很重,“累死了”这三个字成为了几乎所有中国学生共同的口头禅,但是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每一位学生也都对我们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把冰凉的冷水泼向处在困难却仍然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
节选自《对钉钉的恶意差评是学生群体的悲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课程受到重视,不少学校的在线课程建设规模已超过三分之一,青年教师是开设网课的主要力量。
B.在线教育的痛点,已经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级人工智能与仿真技术的结合而消除,在线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
C.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大部分学生停课,扩大现有远程教育模式或引入远程教育模式成为一致首选。
D.很多学生对钉钉打出1星差评,反映出他们把自己对假期的渴望摆在国家“基础教育”的前面。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疫情把“在线课堂”逼成了现实,这种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从此以后可能真会变成主流教学模式。
B.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是为了确保弱势群体的在线学习机会,从而维护教育公平。
C.学生对钉钉的恶意差评其实是在宣泄对学习的厌烦,对学校的抵触,他们给出的理由也往往莫名其妙。
D.“负担重”不应该成为学生们厌恶学习的原因,因为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6.结合材料,谈一谈“在线教育”在疫情期间所起的作用,以及我们对“在线教育”应持有的态度。(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⑴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⑵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⑶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⑷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⑸王淡人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岐黄”、 “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匾都有年头了,只有一块很新,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⑹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作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⑺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⑻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王淡人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⑼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⑽去年、今年,他就办了两件傻事。
⑾去年闹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实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但是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⑿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⒀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⒁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⒂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⒃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⒄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⒅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3)段详写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主要是为了表现他钓鱼技术的高超。
B.小说第(5)段中提到“急公好义”这块匾的独特,第(12)段中交代了这块匾的来历,这是一组伏笔和照应,体现了作者构思的严密。
C.小说第(8)段中写有些找王淡人看病的人不付现钱且送来的东西“华而不实”,暗含作者对这些人爱占小便宜的人性弱点的讽刺。
D.小说中写王淡人给汪炳治“搭背”,不但不收钱还供他吃住,是因为汪炳是他儿时的玩伴,这一情节体现了王淡人念旧情、重情义的品质。
8. 写医生本应该从其治病救人写起,但小说却从他的钓鱼活动写起,这样写有何意图 请简要分析。 (6分)
9.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王淡人的性格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 张守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 公孙述传》中有“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D、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①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②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 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①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刚肠断”以下几句,离情正苦,又听杜鹃声声劝人离去,让人更添愁绪。
15.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默写(6分)
16.(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本题共3小题,9分)
移动互联时代,“AI 相面”“人工智能看手相”等算命把戏不断变换形式,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相比,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其打着科学技术的旗号,往往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视。更有甚者, 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 )。事实上,“AI 算命”披着算命的皮,实则是在“算钱”。此外,用户在算命时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对待不断 的网络迷信,既应强化“硬”的一手,加强治理,坚决 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也应注重“软”的方面,加强引导,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相关部门还应强化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对用户进行必要的提醒和约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破除网络迷信,防止“算命”这类迷信活动 ,还得找准病灶、标本兼治。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让“算命”把戏无所遁形、没有市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宣称 改头换面 惩治 卷土重来
B. 宣传 改弦更张 惩治 重蹈覆辙
C. 宣称 改头换面 惩罚 重蹈覆辙
D. 宣传 改弦更张 惩罚 卷土重来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并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B.将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C.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被美化成弘扬传统文化
D.美化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成了弘扬传统文化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B.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C.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D.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而言, ① 不但可以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能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体育不可或缺。 ② ,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以选择。据调查统计,男生更偏爱对抗性强的活动,如篮球、足球;而女生 更偏爱技巧性与柔韧性的项目,如羽毛球、健美操。单一的体育活动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体育习惯的 养成,固然与学校教育有关,但 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庭拥有足够的体育氛围,才 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体育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网络上流传着三张照片:
第一张,一名年轻的协警在雨中单膝跪在马路中央,为车祸中受伤倒地的老人撑伞。
第二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小伙身披五星红旗,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第三张,莫高窟壁画前80后学者们面壁工作的背影。2019年,他们制作的“数字敦煌”走进摩洛哥,受到热捧。
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作为00后的你,读了以上材料一定会有不少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秋季期12月月考参考答案
D “唐初李峤正是因为……”错
D A“详细阐释了意境美的意义和价值”错,B第二段是引用了司空图的话,举例论证错,C不是论证“……密切相关”,而是“提倡动态美”
D“只要…就能…”错,原文“只有…才能…”
B“已经” 错
5.D原文没有(不是)因果关系。
6.①作用:确保了疫情期间的“教学持续”,让教学工作在疫情期间也能顺利开展;使得数以千万计的学生不分地域,都能通过电脑等数字化工具,开始同步或者异步在线学习。(3分)
②态度:我们不应该因为学习压力过重就排斥在线教育,应该利用好在线教育平台,更加努力地学习。(3分)
B(A项,小说第段写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主要是为了表现他洒脱、随性的性格,而且这一段也算不上“详写”。C项,作者没有讽刺,这种付酬方式是当地的习俗,而且可以体现王淡人与患者之间关系的融洽。D项,王淡人给江炳治病不全是因为“江:炳是他儿时的玩伴”,根据文中“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这一句可以看出这一情节主要是表现王淡人的医者仁心。)
8. ①设置悬念:这医生如此闲散,是否不务正业 引起读者好奇,激发阅读兴趣。②钓者往往清心寡欲,恬淡闲适,以钓鱼作为开篇,塑造了王淡人作为医生家居清贫却愿意无偿治病救人的形象特点。(每点3分)
9. 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②善良淳朴,乐于助人(急公好义)。为病人治病,家贫者免收诊费和药费,不收钱救治败家子,冒着生命危险去孤村子,凸显其急人之难、富有同情心、急公好义的美好品格。③淡泊名利。交代王淡人名字的来历,并提到古人“人淡如菊”的名句,看似闲笔,其实可以暗示王淡人淡泊名利的性格特征。④富有生活情趣。王淡人专门从外地找来瓢菜种子来和扁豆配对,以应郑板桥对联的意境,看似闲笔,其实可以体现王淡人情趣高雅的性格特征。(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D
11、 B “金”用以止众,“鼓”用以进众。
12、 C 依据原文,慕氏家族只是被张守约捉拿,被斩首的是逃到夏国的部落余众。
13、①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首。
解析: “置”(动词,放弃),“居”(动词,停留,引申为“过了”),“械”(名词作动词,用枷锁拘捕),“斩于市”(状语后置,于市斩)。每处1分共4分,句意1分。
②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
解析:“如……何”(把……怎么办,可译为“对付”),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可译为“役使”),“且”(副词,“将要”),“图”(动词,设法对付,可译为“解决”)。每处1分共4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守约,字希参,是濮州人。(他)凭借父祖的功勋主管原州截原寨。(他)担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中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的利弊,(建议)都被采纳。欧阳修推荐他有智慧谋略、通晓边塞事务,(他)被提拔为融州知州。峒族将领吴侬凭恃险要地势而成为边境祸患,(张守约)捕杀了他。欧阳修又推荐张守约可以担任将帅,(他)担任了定州路驻泊都监,调往秦凤(任职)。在职六年,查出生羌隐瞒一千顷田地用来招募射手,修筑硖石堡、甘谷城,评定功劳(数他)最多。
夏人万名骑兵前来侵犯边境,张守约恰好巡视边境,与他们相遇。(张守约)挑选五百名骑兵迎战,寡不敌众,阵势稍微后退。夏人从两边包抄,张守约在阵前挺身站立,亲自擂响战鼓,发强弩射杀敌方的首领,敌人于是退走了。河州羌族部落首领率三万人马在敦波驻扎,想收复失地,张守约渡过洮水打败了他们,取出他们藏在地窖里的粟米给自己的部队吃。年老体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往南山,张守约的部下想堵截他们,说可以缴获很多。张守约说:“他们不敢迎战,只是逃命罢了,擅自出击的人斩首!”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带领敢死队在高山上擂响战鼓,竖立战旗,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张守约)于是担任岷州知州,降服他手下的大小首领一千七百人。(朝廷)提升(张守约)为西上阁门使,镇戎军主管,调往环州任职。慕氏家族强横凶狠难以节制,鼓动部落滋事,(张守约)统率军队征讨并擒获他们,部落余众逃到夏国。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首。跟随(皇帝)征讨灵武,到达清远军,劝告高遵裕命令士兵保护好粮饷,以防备被(敌方)抢劫,(但高遵裕)不听从劝告,结果兵败而归。张守约有捍卫海南咸平的功劳,不被记功。
(张守约)进职为环庆都钤辖、邠州知州,又调任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兼任康州刺史。夏人在南牟驻军十万,畏惧张守约的威名,带领军队退走了。任泾州知州,泾水经常冲毁城墙,每年春天都必须加固堤坝,所花费用无法计算。正值饥荒之年,(张守约)废除了这一劳役。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河神祠原来在河南岸,(张守约)祷告后把它迁到河北岸,(用这种方法)来制止河水泛滥。有一天夜里雷雨大作,第二天,河水改向南流,河的北岸就成为沙滩。(朝廷)召(张守约)回朝担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张守约)在途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14.C项,“到达目的地”有误。
15.①对前路的迷茫感。“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说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②漂泊江湖的孤独感。“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说明作者感到孤独。③对故乡的思念。“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说明作者思念家乡。④离别的痛苦。“刚断肠、惹得离情苦”说明作者对别离深感痛苦。(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7.A 【解析】宣称: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的意思。宣传: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第一空说有人公开表示“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应用“宣称”。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外表和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此处强调网络迷信换汤不换药,应用“改头换面”。惩治:惩办。惩罚:处罚。此处说的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治理,用“惩治”更合适。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这里是说防止封建迷信活动再重新恢复,应用“卷土重来”。
18.B 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括号前是说有人宣称“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为了保持话题一致,括号内句子的主语仍然应当是这类行为,而CD项主语是“行为”,排除CD;A项“重拾……行为并美化为……”表达不准确,应当是“将……行为美化为……”。故选B。
19.C 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应该“先打击违规,然后弘扬理念,倡导精神”;二是“发扬……理念”搭配不当,改为“弘扬……理念”。两处都改对的是C项目。
20.(1)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2)体育活动应该丰富多彩
(3)关键在家庭体育氛围的营造
21、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4月21~28日;②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③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④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