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青岛版同步教案
列乘法算式
教学目标: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
本单元在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背1-3的口诀。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投影仪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2、生质疑,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
选代表说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 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 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 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 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 4×2=8(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就可以评价为好)
三、数学小知识:
1、投影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变化来的。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变为“×”,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
2、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提问:你记住了什么?
四、基础知识练习
1、数学同步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学生看图自己完成。指名订正答案。
答案:3+3+3+3+3=15 3×5=15 5×3=15
(引导学生看图: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学生看图自己完成。
答案:4+4+4=12 4×3=12 3×4=12
2、数学同步第2题。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老师边读题边让学生填空)先做左面的题,逐题订正。
如:6×3读作(6乘3) 5乘7写作(5×7)
5+5+5=(5×3)或(3×5)
8+8+8+8=(8×4)或(4×8)
7+7+7=(7×3)或(3×7)
学生独立完成右面的题。指名宣读答案。
如:2×4读作( ) 4与3 相乘写作( )
6+6=( )×( )
9+9+9+9+9=( )×( )
4+4+4+4=( )×( )
3、数学同步第3题。画一画学生可独立完成。(结合书上作过的这种类型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根据算式画图)
4、数学同步第4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内容?
第一题:每个鱼缸有( )条金鱼,有( )个鱼缸,一共有( )条金鱼。
( )×( )=( )(条) 或()×( )=( )(条)
在书上做出来。
(2)第二题说说图上画了几双拖鞋,一共有( )只。
口头列式
在书上列式,
答案:2+2+2+2=8(只) 2×4=8(只)
(3)第三题,提问吹奏乐器的同学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在书上列式,订正答案。
如:5+5+5=15(人) 5×3=15(人)
5、走进生活。
引导学生看清图上画了哪些内容?
读一读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书上的题目。
集体订正答案。
五、小检测、学习名人名言。
1、小检测
同桌说一说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在书上画一画,涂一涂。
2、学习名人名言
自己先读一读。
小组内齐读。
练习背诵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练习,老师看得出你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把以后的知识学的更好,你们有决心吗?
作业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观察周围事物进行乘法练习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加数相同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我发言积极了
我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后反思: